上海疫情封闭期间,以及解封后的这段时间,跟一些企业经营者有过交流,发现大家的悲观情绪比较多。也难怪,业务受到两个多月的严重影响,甚至是停摆,接下来也就剩了6、7个月的时间,年度目标基本上都完成无望了。
同样是企业,成熟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无疑更大,因为他们“进化”了。哪些方面进化了呢?业务更稳定、组织更成熟、人才更充足,等等。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有“顶层设计”,正是因为有了顶层设计,这些企业才成为有“人格”的企业。
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但也很能帮助理解。人类的始祖从猿猴再到类人猿早期的漫长岁月里,在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为生存而觅食、繁衍,朝不保夕,只能看到一天。到了石器时代,有了火种,学会将食物烧熟,也会使用工具制作衣服,甚至还会种植粮食、蔬菜,部落成员关系也更紧密,自然而然就会进行规划,包括食物储备、事件记录、精神信仰等,能看到几个月甚至一年了。再往后,有了国家,尧、舜、夏、商,需要长年治水、划分九州、抗御敌国,就需要看得更长远,要制定更长远的规划。
人类进化
可以看到,从个体到氏族、部落,再到国家、朝代,人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有了长远、宏伟的目标。例如战国中期的秦国,意识到自己落后于列强,秦孝公任用商鞅推动变法,使得秦国的国力有了质的提升。之后的历任秦国君主大多勤勉而胸怀大志(主要是惠文王、昭襄王),这才有了秦始皇的“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正因为秦国比其余六国更有追求,更加自律,数任君主都能朝着一个目标持续努力,才取得了最终胜利。可以说,秦国有始终如一的“人格”,而六国并没有。
秦国君王
使命、愿景就是企业的“人格”
国家尚且需要“人格”才能长久发展,更何况是企业,因为企业更加脆弱,所以更需要有自己鲜明的“人格”,以区别于其他企业,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力。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而不只是针对短期。
有“人格”的企业才会有长远追求,才能做5-10年的长期规划,才不会因为短期的良好业绩而安于现状、牺牲长远,也不会因为短期的困难而迷失方向、丧失斗志。
企业的“人格”用什么来描述呢?通常用使命和愿景。各家企业对这两个词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都要说清楚两件事:一是企业存在的意义,二是企业的长远目标。本文姑且按照我的理解进行表述,即前者是使命,后者是愿景。
首先来看使命。
使命是企业最本源的存在意义,来解释一家企业为什么会存在。由于是本源,那就不大可能轻易改变,只要企业一直存续下去,使命就会持续有效。
使命要足够的长远、崇高、富有使命感,才能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不过时,也才能不断激励大家为之奋进。比如做蔬菜贸易的企业,不能说自己的使命是“卖蔬菜”,“提供高质量的蔬菜”稍微好点,“做连接田间到餐桌最好的纽带”则明显更加适合。
使命的长期有效性非常重要,要充分考虑社会、行业、企业的发展变化。比如曾经有一家国外的打字机企业,将自己的使命定为“做世界上最好用的打字机”,这在当时看来的确也算是宏伟的目标,但电脑、电子打印机的出现,直接将机械打字机淘汰了,而这家企业又没能转型做电子打印机,这样的使命就显得目光短浅。
通用电气的使命
使命要比较抽象,不能过于具象或定指,这样才有延展空间。华为的使命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就保证其不局限于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可以进入各种软硬件领域,所以在面临制裁后进入多个领域,让企业的发展空间可以无限大。
使命可以因企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适当调整,但不能发生严重差异或背离。因此设计使命时要十分慎重,如果没想清楚,宁可先留空,思考成熟了再发布。初创阶段的企业还在为了生存而挣扎,可能还会不断转型,很难想得长远,就不用刻意去制定使命。当然有些初创企业为了迎合资本方而圈钱,生硬地造出来所谓的使命,那就不在我探讨的范围内了。
再来看愿景。
如果说使命是一个“大帽子”,愿景就是进一步确定一个更明确的方向以及目标。比如“实现四化”、“中国工业2025”就是愿景,有时间节点,有明确目标。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家蔬菜贸易企业,可以将愿景定为“自主运输、仓储、批发,对接上海50%的农贸市场”,或者“立足上海,辐射华东,建设一千家网点”。
愿景要比使命更具象、目标更明确,但时间跨度不能太短,至少要在10年以上,这样就需要长时间的奋斗才能达成。太短的话,比如3-5年,那就成了战略目标了,后面会提到。
愿景要远大,但也不能遥不可及、不切实际。比如“让10亿人都使用我们的手机”、“让我们的零部件冲出太阳系”,这些都属于不切实际。太过遥远,几乎不可能实现,就失去了愿景的目标指引作用。
加上价值观就是企业文化
如果单说使命、愿景就是企业的“人格”,还不够全面,因为还有个很重要的内容——价值观,也叫核心价值观。这三者共同组成企业的文化内涵,这才是完整的企业“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