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消除疑心病,教你一招永不胡思乱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09:14:34

一招消除疑心病,教你一招永不胡思乱想(1)

出品 | 远读重洋

转载授权请在本文后留言

最近这段时间,比疫情更糟糕的,大概就是我们的心情了。

不知不觉地,很多憋在家里的人,似乎都得了一种“疑心病”。得了这种“病”的人,大概是这样的——

看到每天不断增加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总担心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朋友也会被感染,甚至一有咳嗽感冒的小症状,就怀疑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

以前明明没有强迫症,也明知在家里宅着很安全,现在却动不动就要查看口罩是不是假的,动不动就要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看看是否正常……

身体在慢慢长胖,胃口却越来越小,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吃货”,现在却感觉自己吃不下东西了,原本的每日三餐,不知什么时候改成了每日两餐……

不知道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病人”?或者你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症状”?

这种“病”,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焦虑 抑郁”。要是说得再准确一点,这种“病”的名字其实叫做“替代性创伤”,属于一种心理障碍。

一招消除疑心病,教你一招永不胡思乱想(2)

一招消除疑心病,教你一招永不胡思乱想(3)

· 01 ·

“替代性创伤”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替代性创伤”呢?

很多人虽然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周围也没有亲戚朋友感染病毒,但是因为听了太多跟疫情相关的故事和报道,所以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损害。

当损害程度超过部分人群的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时,也就间接地引起了心理异常现象,产生心理甚至身体的不适感。这就是“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创伤”其实是疫情和灾难期间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问题。

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曾在2004年针对SARS之后人们的心理问题做过一项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感染SARS后痊愈出院的病人,在3个月内出现抑郁和焦虑的几率,分别是16.4%和10.1%。

根据更广泛的统计数据,在重大灾难之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大约在10~20%之间,其中很多都是“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创伤”的典型症状有:

1.食欲不振、疲乏无力;

2.难以入睡、容易惊醒、做噩梦;

3.容易受惊吓、容易分心;

4.感到莫名的恐惧、绝望、对现实感到麻木;

5.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

6.生理不适感,如心悸流泪;头痛恶心等。

一招消除疑心病,教你一招永不胡思乱想(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