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风琴独奏100首,口风琴最好听的十首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10:22:42

原创〡悠扬的口琴声

中国财经报 2022-01-04 14:35:26

口风琴独奏100首,口风琴最好听的十首歌(13)

(cnsphoto供图)

马克/文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传到我耳朵里的不是歌声,而是优美动听的口琴声。楼下的口琴声于我而言,是多年前的事了。而如今,每当从月坛北街走过,这悠扬的旋律依然会在我的耳畔响起。

十年前,我住在月坛北街的一个小区里,路南面是当年北京文艺青年心中的地标——红塔礼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后乐坛上的首场大型演出,就是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率领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在这个礼堂的舞台上完美呈现给中国观众的。当时,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在这里演出后,敦煌飞天的艺术形象从此跃上文艺舞台,轰动海内外。此后,许多国外乐团纷至沓来,这里一度成了爱乐者的圣地。我住的这栋楼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建筑,小区里一栋又一栋的低层红砖楼密度较大,再加上院子里到处都是已经栽种了几十年的白杨树,就显得更加拥挤了。但这里依然是生活的好地段,风景秀美,怡然舒适。

在此居住的日子里,不知道是从哪个早晨开始,几乎每天都有口琴声从我的窗下飘过。某个周末的早上,我本想多睡一会儿,但是楼下又有一阵“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的旋律从我的窗下飘过去,口琴声节奏轻松、欢快,吹的是《年轻朋友来相会》。我本能地从床上爬起来,打开四楼窗户往下张望,企图寻找吹口琴的人,但是窗外的白杨叶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只能任由那口琴声从楼下滑过,渐渐地向远方飘去。

听爱人说,小区里有一个中学音乐老师,退休多年了,家里的一对儿女远去国外多年,他老伴于几年前也因病走了。如今老人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吹口琴,也是自娱自乐吧!我说,你见过他吗?她说,没有见过,只是听楼下陈阿姨说的。

而和我住对门的老刘,更像是在对我讲故事。他绘声绘色地说,小区里有个女同志快六十岁了,一直没有结婚。她爱好文艺,当年在厂子文艺宣传队里谈了一个对象,可是后来还没有等到他们成婚,对象就在一次事故中不幸身亡,于是女同志就一直单身。听说她在厂子文艺宣传队里就爱吹口琴,这楼下的口琴声可能就是她吹的。我说,你见过她吗?他说,一直没有见过本人,只是听小区里的老街坊们说的。

一天早上,我起得比较早,下了楼后准备从小区后门出去乘车。刚打开小铁门,一只脚正要跨出门去,忽然听到一阵“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舒缓、深情的《军港之夜》从后背传来。我赶紧扭过脸,向前伸着脖子,朝着口琴声传来的方向,寻找那个吹口琴的人。但是,我耐心地听了一会儿,又朝四处张望了许久,依然没有看见吹口琴的人,甚至连人的背影也没有看到。而那口琴声,竟慢慢消失在迎面吹来的一阵阵和煦春风里。

此刻,我站在小区后门朝远方望去,刚成荫的白杨叶迎着春风向我击掌致意,东方天际一缕金色霞光透过嫩绿的白杨叶,洒在我充满疑惑的脸上。

如今,我已搬离那个小区,来到现在的住所,掐指一算也有五个年头了。每当我再从这个熟悉的地方走过,让我无法忘怀的依然是那段时光里,常常从楼下飘过的一阵阵优美悠扬的旋律……

作者简介

马克,又名马建忠,回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获奖。著有诗集 《在北方》《独白》《光荣与梦想》《边缘地带》《往事如云》,散文集《如歌的唱卖》。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