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姥收到的投稿
看了幽兰的报道后,我觉得这个姑娘很有想法,能直面质疑去做性教育。但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性教育的缺失。如果家庭和学校能够挑起性教育的担子,也就不需要这个16岁的女孩来做这件事。
在我看来,性教育的重点人群就是儿童。在做科普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成年读者向我们倾诉他们在童年时遭遇猥亵甚至性侵的经历,这些伤痛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减,甚至成为他们成长的阻碍。面对猥亵或性侵,孩子可能不知道自己遭遇了什么,在内心的恐惧和对方的胁迫下也不敢告诉家长,这其实就源自家庭和学校性教育的缺位。科学的性教育第一让孩子能够判断自己遭遇了什么,第二让孩子了解受到伤害应该找谁求助,避免长期伤害的发生。
然而,只有性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有一次我直播连麦时,遇到了一个12岁的小姑娘,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对她进行了性教育相关的培训,但在她10岁学游泳被教练摸屁股后,她选择不告诉妈妈。我追问原因,女孩说,有一次她和妈妈出去玩,被一个小男孩“摸了一下”,但在男孩妈妈向她道歉时,妈妈却说,“没事,小孩子闹着玩而已。”听到这句话,她既惊讶又难过,对妈妈也很失望,于是在第二次受到侵犯时,她选择了沉默。如果父母没有在孩子受到伤害时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支持,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这比性教育缺失更可怕。
△童姥收到的投稿
在做科普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收到很多读者的正面反馈,团队会很开心,觉得自己做的是能够帮助到别人的、有意义的事。但在大部分时候,科普做的是预防工作,对于已然发生的伤害,我们也无能为力。前段时间,有一个同事对后台留言很好奇,我就给他发了一些留言。那是一个一米八几的东北大壮汉,看完之后哭得要死。我们的情绪会时时刻刻被读者揪着,但是真正受到伤害的来信人的痛苦肯定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以问题最终还是指向了最初的议题——性教育。
前北京三甲医院妇科医生六层楼:很多人问我“男的学什么妇产科”,我觉得科普这件事总要有人做
我是六层楼,之前在北京三甲医院工作,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后来辞职,全职做女性健康科普的工作,创办了公众号“第十一诊室”,为女性提供健康知识与服务。
△第十一诊室公众号
在我的科普视频弹幕和评论中,很多人问我“一个男的学什么妇产科”。其实原因很简单,研究生阶段见习医生在各个科室轮流转,转到妇产科时,我遇到了一台十分复杂的手术,涉及妇科、泌尿外科等许多科室的知识。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所以选择了妇产科。
当时我的主要工作就是陪着专家出门诊,维持门诊秩序,因为很多人对病情不了解,急得推门就进,所以我就打印了一些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基本的就诊的规范和一些人们常问的病情,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也给我自己省点事。后来,我看到网上也有人问一些妇科疾病,于是又把在门诊写的东西搬运到了网上,这就是我做科普的萌芽。
后来,医院的工作和在网上做科普的工作都越来越重,我面临着二选一的抉择。当时,网上的伪科普内容很多,我和医院的导师聊,他觉得,“你作为受过专业教育的医生如果不去写,你让别人乱写不是害人吗?”而且在临床工作,我每天能帮的患者可能只有50人,但在网络上我的科普视频可能能够帮到10万人。于是我从医院辞职,回家全职做科普。虽然这在我父母看来是“疯了”,但是我觉得科普这件事,总要有人做。
有时候很多人在邀请或介绍我的时候会说我是性教育工作者,但我会说我不是。性教育绝不只包括生理健康教育,女性健康问题也并非都是因性而起,所以我执着于剥离这两个概念,因为性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不便谈及,我担心如果把女性健康归类在性的范畴里,女性健康也会被人们所“避讳”。
我们的性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恐吓式性教育”,大人会让孩子远离性,这会让许多孩子产生恐惧的心理。在门诊时我遇到过一些意外*的女孩,她们觉得“我的人生已经完了”,干脆破罐子破摔,连续在医院做了三四次人流,这其实就不只是性教育中生理知识的缺失了,更是其中“爱的教育”的缺失。
△六层楼在视频中谈性教育的困境
幽兰在做的事以及人们对她的质疑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今年在写一本青春期女孩生理健康的书,有时我会困惑,我凭什么决定处于这个年龄段的读者应该知道什么?对于读者而言,我应该讲什么?讲这些会不会太早或太晚?这些问题暂无定论,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不断摸索和尝试的过程。
在我看来,性教育的理想状态就是,它不再被单独当作一个课题拿出来讲,而是融入到我们日常的教育体系当中。当我们认识眼睛、鼻子、嘴巴时,我们也应该认识私密部位;当我们学习复杂的数学公式时,我们也应该了解月经的形成原理;当我们用文字表达观点和情绪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如何面对亲密关系。希望不久的将来,性教育能够像语文和数学一样,被更多的人更客观、全面、深入地理解与应用。
台湾树德科技大学人类性学研究所性学硕士菲比:做性教育的过程中,对专业的敬畏感很重要
我是菲比,今年29岁,本科学的是护理学,硕士阶段在亚洲唯一一所人类性学研究所攻读性学。
2020硕士毕业后,我来到了浙江杭州,在一家产后康复中心的“幸福门诊”和宝妈们聊产后女性面临的性困境以及该如何与孩子谈性。
我接触到的宝妈们许多都有海外留学经历,有的是企业家,是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群,我会有意识地和她们聊夫妻的性生活以及她们和孩子在谈性方面的问题。她们认同性教育的重要性,对这些问题感到好奇,也迫切地希望能够获得一个科学、系统的学习渠道。
在性教育的版图里,儿童性教育是最“卷”的部分。在互联网普及率如此高的现代社会,孩子们只要接触网络,就多多少少会接触到性的内容。因此,性教育从幼儿时期就要开始做。幼儿时期,我们会用绘本的方式让他了解最基本的生理器官,再大一点会拓展到性别的意识、性别的认同,破除一些如“阳刚教育”、“淑女教育”的性别刻板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