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高架桥好不好,梦见新建的高架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10:56:29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宿舍,苗得宝给自己倒了一杯白酒解乏

回望2020年的头三个月,苗得宝猛然发现,自己与身处的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脉动,联系得挺紧密。

在阜阳老家过年,他眼瞅着当地新冠肺炎患者破了百,自己所在的村因为疫情封闭,“每天关于疫情的新闻越看越心焦”。作为一名党员,他毛遂自荐当起了抗“疫”志愿者,协助村两委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梦见高架桥好不好,梦见新建的高架桥(13)

天刚亮,苗得宝便测温等待进入工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好不容易回到合肥,摩拳擦掌准备复工,却迟迟等不来一个机会,他更是焦虑。街边“漂泊”了半个月,如今他终于“感到一种稳稳的幸福”。

“省委省政府的办公楼从打地基开始我就参与了,2009年在包河万达也干过,还有南北一号高架桥……”说起自己在这座城市打拼10年的印记,苗得宝如数家珍。

他拿起手机给在家乡的爱人去了个电话。

“我在家一切都好,你在工地别累着自己。”

“过一阵子等疫情再缓一点,你就过来。”

梦见高架桥好不好,梦见新建的高架桥(14)

苗得宝坐班车下班(左一)

今年是他们一家冲刺的一年。“爱人身体一直不好,10年期间做过淋巴瘤、胃癌及胆囊切除等三次手术,家里的钱,基本都花在了给爱人治病上,也因此负债几十万。” 苗得宝说,像这样再干一个月债务就要还清了,“赚的钱就都是自己的了”。

无数的马路临工,积聚着磅礴的力量,让这座城市不断向上生长。

合肥市实施返乡农民工返岗复工“清零行动”,积极与阜阳、淮南、宿州、安庆等市进行劳务协作对接,支持重点企业“共享员工”,按每人400元标准,给予输出企业一次性就业补贴,再造稳就业惠企政策服务流程,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让吴国军无比欣慰的是,电话依旧不断,只不过之前都是临工求助,而最近一周,越来越多的企业来电,“全是拜托我们招工的,简直忙不过来”。

记者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接到了王华树的电话,他坐在前往工地的车上,背景嘈杂,语气兴奋:“开张了!开张了!”

这是他2012年站到街边找零工以来,8年如一日的生活中,平凡却最具希望的一天。

梦见高架桥好不好,梦见新建的高架桥(15)

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

相关报道

“他们一天不开工,家里一天就没有收入”

临工集散中心工作人员口述

口述:吴国军(35岁,临工集散中心工作人员)

整理:本报记者陈诺、包育晓

临工,被誉为城市的“报春鸟”,我们的工作就是唤醒鸟儿,为他们找到飞翔的方向。往年此时,临工集散中心从早上5点开始就人声鼎沸。然而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报春鸟”和这座城市仿佛睡了“懒觉”。

作为合肥首家专门服务“马路临工”的公益性平台,我工作的地方从2014年成立开始,就成了很多临工的“家”,每天早晨1000多名临工从四面八方聚到这里,等待着一辆又一辆工地、工厂的面包车把他们接走,开始一天的工作。

今年,直到2月1日,我才接到上班通知。说实话,最初内心是有挣扎的,疫情影响下,临工无法按时返程,我对复工后的工作有些未知。身边的儿子也哭着说:“爸爸,你要丢下我们自己回去吗?假期你不陪陪我吗?”妻子不说话,但我知道她也是担心。60多岁的父亲是老党员了,疫情后他主动报名作志愿者,这些天一直在村子各路口执勤。看出我的犹豫,他语重心长地说:“去上班要做好防护措施。工作总要有人做,特殊时期更要为他们做好防疫宣传,他们没法工作,肯定很着急啊。”父亲的话提醒了我,我说服了家人,返程回到合肥。考虑到临工来自全国各地,接触人员多,我将妻儿留在了家里。

2月3日,临工集散中心才迟迟开门。结果一整天没来一名临工。整整一个星期过去了,来咨询的临工总数也仅有六七人。若在以往,每天来咨询的少则60—70人次,多则达到200人次。

我们却闲不下来,线上给我忙坏了。“吴部长,这两天有企业来招工吗?”“吴部长,明天我过去登个记可以吗?”“吴部长,工地啥时候可以开工啊?”家住淮南的瓦工陈自田是集散中心的老主顾,他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收入全部靠他外出打零工。从2月3日开始,他每天都给我微信,询问情况。

他急我更急。和同事们赶紧梳理出经常联系的200多家企业及个人用工信息,挨个打电话,了解他们的复工情况以及今年有可能开展的项目和需要员工数量。

集散中心的临工中瓦工居多,工作选择多是在工地上。考虑到疫情影响下,很多建筑工地没有开工,我们又拓宽搜索范围,保姆、保洁、保安、物流、工厂一个月的短期工等。相关行业企业也都开始联系。

最多的一天,我们集散中心6名员工,平均每人接了80通电话,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一个接一个电话打下来,都是复工近期无望的消息,心越发沉重。“孩子他爸,要不我回去找找工作吧,家里有房贷,还有生活开支,天天不上班我着急啊。”每次和妻子通电话,听到她想回合肥复工,我的心情就更加难受。我们好歹还有一份收入,临工师傅多数是家里顶梁柱,他们一天不开工,家里一天就没有收入,日子可怎么过啊。

我开始和同事联系,急速返岗增加人手。除了联系企业,我们还给临工打电话,劝他们改变求职岗位方向,进入工厂做短期工,做短期保洁、保安等。有时候不到半天,我的手机就打没电了,晚上做梦都是帮临工对接工作。

2月8日,我的工作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那天一早,57岁的临工师傅易善学来了集散中心,本打算回老家过年的他考虑疫情影响留在了合肥。“吴部长,有件事我想咨询一下,我这几天冻着感冒发烧了,今天好些了,我想来看看集散中心有没有人上班,也打听下防疫情况。”易师傅是家里顶梁柱,一个人在合肥也没有亲戚,他担心去医院看病会被隔离,生活费也是一大笔开销。听出了他的担忧,我告诉他先到社区医院检查,又和他说了政府的防疫及就诊政策,打消他的顾虑。“吴部长,谢谢你呀,我去医院了,医生说是普通感冒,我过几天就去登记找工作。”几天后,接到易师傅的电话,悬着的心放下了。那天之后,我更明白了我们在这里的意义,让这些留在合肥过春节的临工师傅有“家”可找。

2月17日,按照部署,我们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原本开放的办公区域用彩钢板进行围挡,并设置起疫情防控宣传台,看着每天的确诊人数,我们自己都怀疑,今年还能否迎来复工大潮?

2月20日,第一家招工企业来到我们这里的布告栏前,张贴招工公告,这是一个好的信号。2月24日,重点民生项目复工;3月2日,一般民生项目复工;3月9日,其他项目(包括房地产等建设工程)复工。

随之而来的是集散中心的人气也回来了。3月13日,求职临工首次超过200人,这一天我们用“临工共享”模式,对接了5家用工单位,点对点、一站式接临工上班。

“从腊月二十三回老家阜阳到现在,我已经快两个月没干活了,谢谢你呀吴部长,一直忙前忙后帮我们找工作!”做保温隔热的临工李强坐上了用工方派来的“专车”,前往巢湖某项目工地务工,上车前的一句谢谢,让我顿时觉得这段时间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如今天亮得早了,前来求职的临工更多了,超过1/4能在当天找到工作。虽然有差距,但我相信,这群“报春鸟”和城市一样,已经苏醒。

梦见高架桥好不好,梦见新建的高架桥(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