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于第一代香山处理器雁栖湖的中科院独立开发而言,第二代香山处理器南湖有了一些国内半导体领域的企业参与,而第三代昆明湖架构的开发则是集中了更多的国内半导体领域的企业参与,集中了更多中国企业掌握的先进技术,同时也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解决了芯片设计架构的问题。
美国无力阻止
面对RISC-V架构的崛起,美国实在是有心无力,无力阻止,只好眼看着RISC-V架构打破ARM和X86架构对于芯片设计软件架构方面的垄断。
RISC-V是一款免费开源的架构,美国无法对RISC-V的内核进行开源,架构技术形成管制,这也就意味着,美国无法像禁止中国企业使用ARM架构或是X86架构那样禁止中国企业使用RISC-V架构。
除了无法进行架构技术管制以外,RISC-V的特性决定了其在高性能计算芯片方面有着优势,不仅中国企业正在投入大量的资金研究RISC-V架构,连欧美企业,乃至是拥有X86架构的英特尔都在大量投入资金研究RISC-V架构的使用。美国连自己国内的企业都无法控制住,又何谈控制国外的企业使用RISC-V架构呢?
X86架构主要适用于PC端的芯片设计,而ARM架构则主要适用与移动智能端的芯片设计,这两款架构在物联网、5G以及人工智能的芯片设计方面都力有不逮,有着难以忽视的欠缺。因此,随着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适用于这些领域的RISC-V架构必然更加适应未来的发展。
目前整个国际芯片市场上已经有超过一百多亿颗RISC-V架构核心,这说明了整个国际市场对于RISC-V架构的前景认可。
中国企业发展RISC-V迅猛
不仅中科院在RISC-V架构方面投入巨大的资金进行研究,中国国内一些企业也在RISC-V方面研究不浅,发展迅速。8月下旬,阿里巴巴发布了RISC-V芯片平台无剑600。华为的海思部门根据RISC-V架构研发出了一款电视芯片处理器,拥有极强的编码能力,阿里巴巴通过RISC-V架构也研发出了玄铁910处理器,能够在人工智能以及5G等多个领域满足高计算性能需求。
显而易见的是,虽然因为起步较晚,在PC端芯片架构设计以及手机移动端芯片架构设计方面中国企业落后于欧美的一些企业,但是在最新的5G、物联网所适用的RISC-V架构设计方面,中国企业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不菲的进展。
写在最后:
虽然在半导体领域中国起步较晚,导致在许多方面都缺乏核心技术的掌握,被美国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封锁,但是在经历2019年美国对华为的限制以及断供之后,中国企业深深的明白,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避免被人掐脖子。因此在政府的倡导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断投入资金,独立自主进行技术研发。除了在传统领域获得了许多技术突破之外,在例如RISC-V架构、光量子等新兴领域中国也都获得许多技术进步。中科院本次官宣第三代香山架构处理器昆明湖的开发,正是对中国企业技术不断进步的证明,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