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图,先天下之忧而忧全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14:59:23

9.注意本文的语词特点。

本文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如“潇湘”“隐曜”“满目”“游泳”(以上双声),“远山”“长江”“万千”“静影”“锦鳞”(以上叠韵),收到了金声玉振、回环往复的共鸣效果,形成了极强的视听冲击;大量同义词的使用,如衔—吞、际—涯、通—极、隐—潜、啸—啼、心—神等,使表意更加精细准确,错落有致而富于变化;大量反义词的使用,如废—兴、朝—夕、宠—辱、喜—悲、进—退、忧—乐等,在对比和衬托中,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图,先天下之忧而忧全文(9)

10.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据史料记载,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为新修的岳阳楼作记,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但本文却超越了单纯记山水楼观的文章框架,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畅谈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当时,滕子京被贬岳州,情绪特别低落,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落甚成? 只待凭栏大励数场!"所以范仲淹借写楼记之机,规劝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因此,在内容上,作者略写楼,详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作者既圆满完成了楼记之作,也收到了规劝友人之效,可谓文章妙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图,先天下之忧而忧全文(10)

11.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语的内涵?

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艰辛,却刻苦读书,少有大志。据《宋史》记载,他从小就立下了"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而"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他少年时代常常自通励志的话,只是在《岳阳楼记》中再一次呼出,才广为人知。"先忧后乐"的思想,究其渊源,即是儒家传统的仁爱思想。孟子就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有坚定的信念。无论社会环境有利还是困苦,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在范仲淹的从政生涯中,他多次上书,强言直谏,虽屡遭贬谪,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之忧,救人之困,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核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图,先天下之忧而忧全文(11)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