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是诗经中的句子,是以玉比喻君子的美德;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说明早在孔子之前,君子已经以玉石来比喻自己的德行。而德是我国古代社会一个美好的政治理想和行为规范。
春秋早期,管仲便提出玉有“九德”,至春秋晚期,孔子提出玉有“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将玉德的观点推向了高峰。其中的仁、知、义、礼、乐、忠等主要体现了玉的自然表征,即根据玉的色泽、质地、透明度及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等物理性能形象地解释人们的品德和操行;而信、天、地、德、道等方面的含义,则是孔子从精神理念的角度对玉之美的抽象概括。
孔子把君子与玉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是君子比德于玉,要求君子要像玉那样具备十一德并付诸实施;二是君子要像玉那样在品性和仪表上都要温和。
由于玉佩只有在不快不慢、富有节奏的步伐下才能发出富有韵律、悦耳动听的声音,这声音不仅集中了君子的注意力,同时告诉周围的人们,君子来去光明正大,从不偷听别人的言谈举动,这便又成为君子光明磊落的标志。
玉有如此高尚的美德,因而“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久而久之,玉就成了君子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玉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上至天子下至士庶都以佩玉为尚,人们用玉的品性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用玉鸣之声来限制自己的行为尺度,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品,更成为人们比喻美德的重要文化符号。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玉已不再属于少部分精英阶层所独有。随着国学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很多人开始喜爱并佩戴美玉。我们在热爱玉、佩戴玉的同时,更要理解、接受玉所代表的文化、道德内涵,温润如玉,真正做一个如玉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