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明白了吧?这就是一个噱头。在看看其他的一元商品吗,多为抽纸、垃圾袋、肥皂等日用标品。
但凡热门一点的都是售罄,常规的纸巾有库存,但被拼多多玩坏了,有人买了三年都用不完。
事实上,任何不符合平台公平化原则的销售行为,背后一定藏着满满的套路。
1元包邮就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买的。所以套路就出现了,限时限购限量。买不到怎么办,到非1元区逛逛了。比如1元的电动牙刷,你愿意花7.9元一样可以买到。
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拼多多的“卖房卖车”,特斯拉万人团最后限量为5台,太鸡贼了。
很多平台都对拼多多不屑,但自己却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拼多多。所以拼多多才敢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只要来了,总有办法“套路”你
拼多多是成功了,但“低价”的烙印成为它身上抹不掉的印迹。
淘宝特价版1元包邮给出的种种规则限制,不具有普惠价值,当越来越多的人看不到诚意的时候,放弃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淘宝为何还出此“下策”?
首先是为了引流,合法“抄单”。
如果不是看到了1元包邮,谁没事去下载淘宝特价版,拼多多不香吗?
这种低价引流的套路在电商时代是屡试不爽,那些淘宝玩家经常将“1元起”和“1元卖”概念混淆,骗取流量。
现在电商抄单的成本在20元左右,如果1元包邮能达到抄单的效果,也是爆款制造机。
其次是通过分享转化获得流量裂变。
当你畅游在1元专区的海洋里,准备开启剁手模式的时候,对不起,每周每位用户有且仅有一次1元秒*资格。
当你想骂娘的时候,它告诉你,还有方法可参与1元秒*。你可以分享给好友助力,达到了数量要求,可以再来一次。
拼多多此前就让我人品下降,又来这个?但你不甘心,还是顺手分享了。
最后就是转化,收割。
在你等待好友助力的时候在里面逛逛,于是各种红包诱惑,你七挑八选,不知不觉买了几件商品。
本是冲着1元包邮去的,却买了许多并非1元的商品。
看来笑到最后的还是平台和商家。
成于斯,也能败于斯
这样的玩法,在有商超的时候就出现了。
经常去超市的人都知道,有些商超明确规定生鲜要亏钱,亏钱有奖励,赚钱要罚款。
为什么?
因为生鲜是每日的必须品,以低价吸引流量,增强复购率。你买完生鲜不买调味吗?兴致好了,不喝两口?当然顺带捎了,毕竟换个地方买,是需要决策成本的。
1元包邮的打法如出一辙,只不过换了一个场景,旧瓶装新酒而已。
参与“1元包邮”的商家不是为了冲量,就是为了打响品牌。有人赚的盆满钵满,也有人亏了十几万。
不过亏了钱却赚了流量,1元包邮战才刚刚打响,但目前已将暴露出一些弊端。
一方面淘宝只提供流量,亏钱还得商家自己扛,这就导致质量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订单增多,物流服务也是能慢则慢,只要价格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