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三省地图,西南五省地图全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17:12:47

115师到达县城已沦陷的灵丘县大营镇

当时115师打响的平型关战斗和独立团打响的腰站战斗就不细谈了。以后随着雁门关失守,忻口会战也告失败,阎锡山再次策划太原会战。此时的115师不知不觉陷于敌后,日军已切断了他们与阎锡山主力之间的联系,115师只能自谋生路了。

灵丘,还有灵丘以北的广灵县,以后称为晋察冀军区的“雁北地区”,也是最初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的管辖地域。

晋察冀三省地图,西南五省地图全图(5)

115师平型关战斗和独立团腰站战斗的各自位置

从杨成武独立团渡过黄河进入山西的那一刻起,实际上就有许多打算坚决抗日的山西、河北的进步青年,纷纷加入到了八路军行列。

在山西侯马车站,几个来自河北易县的青年加入独立团,其中一个名叫“高良玉”,以后在一分区三团当连指导员时改名叫“高粮”,以纪念曾经跟他一起搭档牺牲的东北籍连长。

列车过太原的时候,加入进了几个有着大学学历的知识青年,其中一个名叫张迺更,河北省平泉县人,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以后再问没有离开过晋察冀,解放后是解放军防化兵的创建人之一。

列车到达原平的时候,还有一批山西本地的知识青年加入了进来。其中一个较为著名的是山西繁峙人宫呈祥,在一分区直属特务营担任连指导员后,被提拔进政治部机关任组织科干事,以后副科长、科长,一直在组织科工作。宫呈祥还是后来八一厂著名电影演员胡敏英的前夫。

此时的八路军,理论上是45000人的三个师,实际上林彪的115师超过了15000人,而贺龙的120师不足15000人。由于新加入八路军的万余陕西籍新兵是没有枪的,所以这4万多八路军仅3万余支枪。据记载,贺龙的120师部队近半数无枪;115师独立团的情况较好,但也有四五百人无枪。八路军临上前线,阎锡山没有给八路军一支枪,只给了一些手榴弹,无枪的战士每人两颗。

更困难的是,此时115师因一件特殊事情的发生,已经面临“弹尽粮绝”的窘境。

115师上山西前线的同时,被派去领取全师9月军饷的师参谋长周昆,在领到6万法币之后,一辈子从未见过这么多钱的他,高兴得头脑错乱,动起了歪心思。他一面命令部下带3万元回去,向师长林彪交差,自己则带着另外3万元玩了个“人间蒸发”,从此再也不见踪迹。

当时与周昆的情况相似,带着辎重和经费一起“失踪”的还有被编进115师的原陕南红74师政委李隆贵。这两个失踪的高级干部,都是既没有投靠国民党,也没有与共产党组织再进行联系,直至今日也下落不明。

平型关战斗之后,阎锡山的忻口会战计划已然失败,参战的晋军部队仓惶南下,日军趁势追击,115师所在的广灵、灵丘地区成为敌后。困境中的115师,由副师长聂荣臻率师部非战斗人员留下,计骑兵营不足二百人,警卫连四五十人,孙毅为校长的随营学校一百多人,以及其他闲杂散落人员一百多人,合计五百多人,加上杨成武独立团1700余人,总计2300余人。这些人都是在115师的正规编制之外的,开始从灵丘县向西、向南、向北发展,这就是“晋察冀”的最初历史。

当然,也有史料记载,说开创晋察冀的是聂荣臻带领的三千人,这个数字要大一些。但其实有许多人都是稍后一些才到来的。

1937年10月,当独立团从灵丘兵分两路,杨成武带领独立团两个营:一营和三营,经广灵县到蔚县去的时候,季光顺率二营从灵丘县直奔涞源县,再到涞源县进入易县的连接隘口紫荆关的时候,对一分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重大贡献的三个人来到了独立团,这三个人就是邓华、陈正湘、罗文坊。

晋察冀三省地图,西南五省地图全图(6)

杨成武带领独立团一营、三营,从广灵向蔚县发展;季光顺率二营从灵丘向涞源县发展。

这三个人在一分区的时间都不长,邓华于1938年2月离去,带领独立团二营扩建成的三团去了平西斋堂;罗文坊于1938年7月离去,到新成立的冀中军区担任保卫部部长;陈正湘于1940年1月离去,到晋察冀军区养病。这些都是后话。

1937年11月7日,当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政府,也包括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山西省五台县宣告成立的时候,短短两个月,晋察冀八路军已经从2000多人发展到15000余人,与115师的人数相当。其中7000多人是杨成武独立团发展起来的,晋察冀军区在请示八路军总部后定下的部队番号是“独立第一师”,成立了三个各约两千人的主力团。

有“独立第一师”,自然也会有“独立第二师”、“独立第三师”、“独立第四师”,分别是后来的第一军分区、第二军分区、第三军分区、第四军分区。但晋察冀的这个“独立师”编制存在的时间很短,不足一个月,在国民党政府的抗议下,“独立师”番号被取消,代之以“支队”的番号,支队下属各大队为“团”。这个“支队”的番号与“军分区”并立,基本上很少使用,以后都被“军分区”代替。

需要说明的是,在日军的历史档案中,这个“独立师”,特别是杨成武“第一独立师”的番号一直被记载着,直到1940年一分区赵玉昆叛变投敌后,日军才发现这个“独立师”的番号其实早已废弃不用。

由于整个晋察冀开创时期的主力部队——唯一的一个独立团都集中在第一军分区,所以抗战8年期间晋察冀形成了一个共识:每逢军区和上级领导机关有难,去“救驾”的都会是一分区部队,特别是有“老一团”之称的一分区一团。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要强调一下:由于身处敌后,在整个8年抗战期间,晋察冀的地盘上没有任何一支国民党抗日军队,也就是说,晋察冀八路军既没有抗日同盟军,也没有竞争对手,一直是独自在同日军作战。

到了晋察冀军区成立一年之后的1938年底,晋察冀八路军发展到了近3万人。

到了晋察冀军区成立两周年的1939年11月,雁宿崖、黄土岭战斗打响之前,晋察冀八路军发展到了5个军分区,总计主力部队约10个团,3万多人,接近1937年8-9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总人数。如果加上平西挺进军和冀中八路军,整个晋察冀地区有八路军9万多人。

在日军华北方面军1939年或昭和14年统计的“共产军”的数字中,记载着晋察冀地区仅有八路军3万人,而冀中八路军和平西挺进军的数字都是空白。这说明,当时晋察冀的八路军很好地隐蔽了自己的军事实力,直到1940年的百团大战,华北日军被吓了一跳,1941年开始残酷对付晋察冀八路军。

1937年11月7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初创的时候,下设第一至第四共四个军分区:

晋察冀军区最北端,也是最靠近北平、张家口的第一军分区,杨成武任司令员兼政委。邓华从1937年10月到1938年2月,在一分区任职五个月,带一分区老三团到平西,以后再没有回来过。

一分区最初建立时的管辖地盘,计浑源县、原平县、广灵县、灵丘县、涞源县这五个县,其中四个县在山西省境内,只能称作“晋冀”地区,跟“晋察冀”没有拉上什么关系。以后一分区占领蔚县之后,跟浑源县、原平县脱钩,有资格称作“晋察冀”了。但管辖易、满、涞、定、徐、蔚六个县,还是1939年以后的事情。

晋察冀三省地图,西南五省地图全图(7)

1937年11月刚成立时的晋察冀第一军分区

晋察冀三省地图,西南五省地图全图(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