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2日讯(记者毛茵)对于很多女性而言,到妇产科做检查充满惊惧和迷惑。据近年一项针对体检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每年都做妇科检查”的女性只占49.69%,有50.31%的女性做妇检的时间间隔在一年以上。不少女性对妇检存在着心理障碍,有57.97%的女性对做妇科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畏惧感,其中对此感到“非常畏惧”的占4.97%,“有一点畏惧”的占39.54%。究其原因,除了因为做妇检要暴露隐私部位以及回答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外,曾经的不愉快体验也是一方面因素。
记者毛茵绘图
苏女士,28岁,未婚。
近期单位组织了一次体检,妇科检查中需要做乳腺B超。苏女士“不幸”排到了有男医生的诊室,只好硬着头皮宽衣解带,内心非常羞窘。
刘女士,34岁,离异。
体检表上的分类只有“已婚”和“未婚”的选择,未婚的不安排妇检,这让离异后的刘女士觉得很难堪。因为体检是单位组织的,婚姻状况栏也得由单位认定填写的,要去申报太麻烦,刘女士只好作罢。
而和刘女士相反的是单位一个24岁女同事,虽然没有结婚,但已有性生活史,按这种分类她属于不做妇检的对象。“我想检查,难道还得去公开自己的私生活吗?”年轻人有自己的不满。
吴女士,43岁,已婚。
第一次妇检时吴女士才22岁,她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前面一个人还没有穿好衣服,医生就叫她进去,她红着脸磨磨蹭蹭,医生便催:“都是女的,怕什么啊?”待她别扭地上了检查床,紧张得手心冒汗,腿也哆嗦起来,还感觉到钻心地疼。“又不是姑娘伢了,装什么装呀。”吴女士一腔委屈爆发,号啕大哭。从此,她坚决不做妇检。*时她也坚持只做B超,最后行剖宫产。“那是我永远的心理阴影!”
妇科检查疼痛大多是因为恐惧所致
妇检时遇到男医生、共享空间隐私无处藏、医疗器械冷冰冰……很多女性一躺在妇科检查床上,那种冰冷和尴尬让本该轻松的身体愈加紧张,顿感疼痛剧烈。“妇科检查并不可怕!”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宋晓婕主任医师说,“妇科检查是无创的,能对一些妇科疾病作早期预防以及早期治疗。许多妇科病是没有早期症状的,例如卵巢肿瘤,发病率很高,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在I期II期的时候是没有症状的,有的妇女往往都是觉得很不舒服了才到医院,结果发现已经是卵巢癌后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黄志琨主任医师进一步解释,“妇科检查疼痛大多是因为恐惧所致”:一是受检者对此种检查方法缺乏了解,心理紧张,配合欠佳;二是个体差异,对疼痛的耐受力;三是与女性会阴部炎症所致等。
宋晓婕表示,其实对有过性生活和生过孩子的女性,妇检不会增加痛苦,不会对女性身体造成伤害。但医生在做妇检之前应简单告知这个过程并在器具上涂抹石蜡油,取得患者信任的同时避免摩擦带来的不适。
妇检是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已婚女性的妇检中,50%—60%有不同程度的阴道炎和宫颈炎,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由宫颈炎发生为宫颈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7倍。宫颈癌从早期的炎症发展到恶性的癌变需要6到8年的时间,如果好好把握住这段时间,现代医学手段完全可以把癌变检查出来,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可达100%。“没有定时查体的意识,除去恐惧心理,中国女性特有的羞涩和保守的观念也是阻碍她们做妇科检查的一个因素。”专家认为,女性35岁以后肿瘤发病率逐渐增高,应一年检查一次。现在不少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年轻化,例如宫颈癌,前几年的发病率在30—40岁,现在则是在20多岁了。因此提倡所有妇女每年都应该做一次妇科检查。
医学人文关怀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医学是一种科学,需要客观的科学态度。但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和人类疾病。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武汉大学主任医师廖皓磊教授给出了走出妇检“心理困境”的社会心理学对策。
他说,发生这种十分尴尬的“妇科就诊心理问题”,细究其因与社会心理学相关:在过去较长时间里,大多数医师在医学生阶段并没有学习足够的“人文医学”的相关课程,往往用“简单”的医学就诊流程处理情感需求复杂的就诊者。走进妇科的女性,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身心诉求,医务人员稍微流露责怪的言行举止(包括眼神等非口头语言)都可能对她们造成二次伤害。所以,缓解妇科就诊者的心理困惑,需要更多懂得医学人文常识的现代医师,不仅有技术,还要有同理心,尽可能动作更轻缓、语言更温暖,让患者减少心理压力,更好地配合检查和治疗。同时,女性朋友在了解健康知识后尽可能放松心情,能有效避免心因性疼痛。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