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泉山
33、题彭州阳平化
(前蜀·徐太妃)
云浮翠辇届阳平,真似骖鸾到上清。
风起半厓闻虎啸,雨来当面见龙行。
(阳平化:“化”即“治”,因为避唐高宗李治讳改。天师道二十四治之主治即为阳平治,地在彭州境内。中有阳平观,始建于唐。前蜀咸康元年(925年),王衍同其母徐太后、姨母徐太妃到此游览,太后、太妃沿途皆有诗作,此诗即为徐太妃游览阳平治时所作。)
▲鹤鸣山阳平观
34、信相寺水月亭
(宋·冯时行)
天行明月地行水,水月相去八万里。
天公大力谁能移,月在水中天作底。
我心与月明作两,真月本在青天上。
虽云佛说我别说,恐入众生颠倒想。
少城城隈佛宫阙,客咏水月僧饶舌。
三峡水寒梅花时,起予对月庚此诗。
(信相寺:成都文殊院旧称。寺建于唐前,康熙年间(1662-1722)重修,更名为文殊院。康熙曾手书“空林”二字牌匾,为“川西四大丛林”之一。今寺中珍藏有唐僧玄奘顶骨片、信徒血书《华严经》、人发结成的观音像等文物。这是一首游览文殊院时,诗人在水亭观赏“月映万川”之景、悟“理一分殊”之论后所作的诗。诗中有景有理,景理互喻共融。)
▲成都文殊院
35、鹤鸣山
(明·张三丰)
沽酒临邛入翠微,穿崖客负白云归。
逍遥廿四神仙洞,石鹤欣然啸且飞。
(鹤鸣山:又称鹄鸣山,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余米,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道教发源地、世界道教朝圣地。相传张三丰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入蜀上鹤鸣山时已94岁,他在天谷洞中修炼,常往来于鹤鸣峰顶冠峰及两涧之间。而“天谷洞”确有其地,乃鹤鸣山“二十四神仙洞”之一,为修炼绝佳之地。此诗所写,即诗人在鹤鸣山修道成仙的具体细节,塑造了一个潇洒出尘、遗世独立的仙风道骨、羽化登仙栩栩如生的形象。
▲鹤鸣山阳平治灵祖殿
36、川扇
(明·陈三岛)
险绝蚕丛地,由来宫扇传。
大都白帝竹,尽用锦官笺。
出匣风初转,垂纶月半圆。
人间遗玉柄,犹是汉宫年。
(川扇:作为皇宫贡品、宫扇,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四川很早以来就是扇子的主要产地。川扇又称为“蜀扇”,不仅用料讲究、做工精细,而且花样种类繁多,有团扇、蒲扇、纸扇、绢扇、竹丝扇、羽毛扇等。锦官笺:即成都所产的纸。此诗主要赞颂川扇的历史悠久、制作精良、闻名遐迩,表现了川扇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