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四五十年代随着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零件精加工技术已经很成熟,已经能达到无需套筒就能稳定固定;而到了近代情况实现了逆转,使用红宝石成本比用铜托还要低。
其实机芯结构需要用到的钻数是固定的。如标准的三针设计自动机芯一般是21-25钻和手动机芯17-19钻,因为机芯的设计思路大同小异,轮组和布局已经定型。首先我们来看看哪些地方是必须用到红宝石:
红色圈圈:二轮、三轮、秒轮、擒纵轮 2 × 4 = 8 钻
绿色圈圈:防震摆轮上下各二钻 2 ×2 = 4 钻
蓝色和黄色圈圈:擒纵叉上下一钻、叉瓦左右一钻 2 2 = 4 钻
褐色圈圈:圆盘顶一钻:1 钻
这是标准基础机心的17 钻
在上述标准配置下,要是给条盒轮加二钻就是19 钻
自动系统再加四或六钻,就是21 钻、23 钻
自动加日历系统再加2 钻,就是25 钻
相信这样就能明白手表中的钻数含义了,所以你看到钻数更高的情况,往往是在其他地方加了钻石。特别是复杂机芯的设计需要更多组件,所以机芯钻数当然会高些。如果按照正常思路钻数多是可以证明其机芯更为复杂——从而让大家觉得钻数高就是好
AS.1700机芯改
但在当时出现了一种很坏的风气,就是故意加钻,本来不需要钻的地方也加上,甚至最夸张的情况是直接钻漏洞,在机芯到处加一圈无任何意义的钻石,这样的机芯红宝石总数量就有很多。上图就是最好的例子,号称100钻的华生大三针(实际就是一颗30钻的AS1700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