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重复前过程,得到另一焊点
图 H2-1-1 点焊过程示意图
2、对焊
对焊是利用电阻热使两个工件在整个接触面上焊接起来的一种方法。根据焊接操作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
(1)电阻对焊 电阻对焊过程如图 H2-1-10。
图 H2-1-10 对焊过程示意图
电阻对焊接头比较光滑,但焊前应认真加工和清理端面,否则容易造成加热不均匀、连接不劳的现象。此外,高温端面易发生氧化,质量不易保证。电阻对焊一般只用于焊接截面形状简单、直径(或边长)小于 20mm 和强度要求不高的工件。
(2)闪光对焊
闪光对焊的过程是:焊件接通电源(两件尚未接触)→两件接近、闪光→顶锻并断电→去压。
闪光对焊的主要优点是接头中氧化物较少,故其强度较高。缺点是金属损耗较大,闪光火花易玷污其它设备和环境,接头处焊后有毛刺需要加工清理。
3、缝焊
缝焊过程与点焊相似,只是用旋转的盘状电极代替了柱状电极。焊接时,盘状电极压紧焊件并转动(也带动焊件向前移动),配合断续通电,即形成连续重叠的焊点。因此称为缝焊。缝焊实际上是点焊一种变态。
缝焊主要用于要求密封性的薄壁结构,如油箱、小型容器等。每件金属厚度通常小于 2mm,焊接低碳钢时可达 3mm。在汽车、飞机制造中广泛应用。
图 H2-1-7 缝焊过程示意图
图 H2-1-8 缝焊机
二、电渣焊
电渣焊是利用电流通过熔渣所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进行焊接的方法。电渣焊一般都是在垂直立焊位置进行焊接,其焊接进程如图 1 所示。 两个工件 3 的接头相距 25~35mm。间隙两侧用成形滑块 5(一般用铜,内 部水冷)遮挡。焊件底部另有底板(称“引弧板”),使接头处形成上端开口的矩形空腔。焊前,在引弧板上装有足够的固态熔剂,焊丝伸入焊剂中,通电后在焊丝与引弧板之间引弧,电弧将焊剂熔化积累而成渣池 3。当渣池达预定深度后,使电弧熄灭,电流经焊丝、渣池、焊件及导线形成回路。熔渣具有较大的电阻, 当电流通过时产生大量电阻热 , 使渣池温度保持在 1700~2000℃。 焊丝 1 末端 和工件 2 与渣池接触的边缘被渣池加热熔化而形成金属熔池 4(成形滑块因水冷却不致熔化)。工件待焊端面两侧的冷却铜滑块使液态熔渣及金属熔池不会外流,冷 却 水 从 滑块内部流过 , 迫使熔池冷却并凝固成为焊缝 7 。在焊接过程中 , 焊丝不断地送进并被熔化,熔 池和渣池逐渐上升,冷 却 滑块也同时配合上升, 从而使立焊缝由下向上顺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