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古往今来,又有哪个人没犯过错?何况是当今的中小学生。他们大多表现为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贪玩性,偶尔犯错也是在所难免。问题是犯了错,作为教师应如何教育他们去反省、去改正至关重要。
近日,笔者聆听了一位违纪学生家长到校陪读后的亲身感悟,深为该学校制订的违纪学生家长入班陪读制度叫好。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在中小学日常课堂和日常活动中,针对违规违纪,言语失范的孩子,可采取对应的教育惩戒措施。第七条(较重惩戒)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情节较重或者经现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教师经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同意,可以通知家长实施(五)要求家长到校陪读教育惩戒措施。
周末,偶遇熟人王某。闲聊之余,话题谈论到学校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方法上来。王某羞愧地对我说到,其孩子在县直某高中学校就读高一年级。因前几天违反学校规定,双休回家再次将手机带到学校,上网时被学校值班领导发现。他由起初,接班主任电话不愿到校陪读,再到入班陪读一天后的经历感慨,对学校的管理模式也改变了看法,甚至还给予了赞誉。
王某说起他孩子违纪,如果按以往学校管理规定,需要回家反省一周。但现如今学校领导结合学生教育管理实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广泛听取广大教职工意见,并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制订出了学生违纪由原来必须回家反省一周,到现在改为学生违纪需要家长来校陪读一天的教育处罚措施。
他激动地说:“虽然自己一天没能上班挣钱,但这一天入班陪读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他一天上班工资的价值,太值了、太值了。”
王某还说,我也知道。大凡日常管不住自己、违规违纪、小错不断、常玩手机的学生,也都是班内那些学习中等偏下的学生。他们学习进取意识不强,认为自己学习一般,即使自己再努力也不可能赶上班内前几名学生,考个好的高校更是希望不大,言语中他们便会流露出一种自我满足,不愿再努力学习的心理想法。如果这样的学生犯了错误,学校不给予他们及时的纪律约束,只会让他们在不努力前行的路上越走越远,这样的结果也是学校和家长都不愿看到的。
通过这次我入班陪读,让我了解、明白了很多。学校出台这种让违纪学生家长来校陪读的处理方法,使得家长亲身体会到了课堂学习氛围,参与对孩子的管理教育,这种做法完全是为学生着想、为了孩子好,我作为违纪学生家长很乐意接受。因为,学校在教育孩子管理制度的制订上,也更趋于完善和人性化。以往是孩子犯了错误必须回家反省,家长那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压根帮不了孩子什么,只能天天和孩子老生常谈地絮叨常挂在嘴上的那几句话:什么“自己得给自己争口气,好好学习、考出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为自己将来能出息。”等等。其教育意义也不大,虽然他们在家经过几天反思,对自己的错误有了认识,但他们的学习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为他们本身学习基础就差,回家反省时间的耽误,使得他们在课程学习进度上跟不上,成绩难免会出现阶段性的下滑。
而现今,让违纪学生的家长入班和孩子一起听各学科老师讲课,就不再会耽误孩子上课了。虽然大多学科老师讲课家长听不懂,但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静静地陪伴在身边听老师讲课,其心灵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触动,势必就会有效遏制自己以后不再犯错误,他们会感受到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才会连累家长来校陪读,其精力自然也会相对集中到课堂上来,并为此而决心改正错误、好好学习。同时,更会警醒班级哪些会犯同样错误的学生,如果我也犯错,家长亦会来校陪读啊,其脸面和心理都不会乐于接受这种现状的再次出现。
课堂上,家长亲睹了教师对孩子讲课的场景,听取了教师对学生的精心传授和谆谆教诲;课堂下,家长看到了学生团结、奋进,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氛围,了解到了学校更多的人性化教学制度和管理模式,对学校管理制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效促进了家校联手对学生的协同管理教育。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让违纪学生家长到校陪读、参与对违纪学生的管理,不是对家长的伤害和不尊,也不是对学生的歧视与羞辱,而是对学生更负责任、更好的理想教育,家校协同管理,更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陪读制度,不但有效促进了对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对哪些“正打算”违纪的学生,更是起到了一定的“以点带面”警示作用。
学校,不仅是传授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阵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对学生的成才教育,不但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业务理论知识和管理能力,更离不开学校制度的监督约束以及家校的协同管理。
中小学生是一个尚未成熟的社会群体,正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使他们尽快地走向成功和完善自我,教育者必须拓宽教育思路,灵活、创新的制订出更适合于学校、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张同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