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微单说明书,最新富士微单入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21:07:33

(数值都是为了进行说明,并非实际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相机可以选取画面中不同的部分,然后通过提高权重的方式,让画面某系部分曝光优先级别高。优先保证高权重部分的曝光准确。

不同品牌相机,会对这些测光方式起不同的名字,例如点测光(例如第一种情况),平均测光(第三种情况)。虽然,大家的名字不同,但都是表达如何进行加权计算的。(本文会讲解索尼相关的测光模式。)

几乎所有的相机都会设置不同区域的测光点。但无论哪种测光方式,我们可以看到一般中间的画面都是测光的重点,因为绝大多数我们都会把拍摄主题放置在画面中央。

所以,在相机参与的自动曝光中,我们会发现在一幅画面中,如果我们中间点是画面中最亮的,那整个画面就会偏暗,如果中间点是画面最暗的,那整个画面就会很亮。(这也是,手机为什么点击画面亮的部分,就会变暗的原因)。

不理解的,可以思考一下刚才的权重公式。

这个时候,我们再通过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来系统地应用下这个知识点。

我们知道在我们拍摄大逆光的时候,例如夕阳,人物往往都是曝光不足的。这是为什么?

很简单,在这个公式中,由于夕阳太亮了,导致它在刚才的计算权重算式中占据了上风,于是相机就按照它来进行曝光。因此,人物就不足了。

那如何解决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降低夕阳的权重,使用点测光,让测光点(一般是画面中心)对在人物身上,增加人物在测光中的权重,这个时候就可以让人物亮起来。

那如果相反的,我们想要拍摄剪影,就可以采用让画面中亮的部分通过改变测光方式来提高权重,从而压低人物的曝光。

另一个实际应用案例,为什么我们在雪地里拍摄人物照片的时候,人物肤色往往比较灰暗,这也是因为画面中大部分都是雪,而雪是最亮的,所以亮占据了主导,最终曝光画面也就变得灰暗。

但是,虽然是自动进行曝光的,但很多时候相机的测算不是我们想要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干预,这就是“曝光补偿”。

我们可以通过手动提高,或者降低曝光补偿的方法,让相机自动的计算结果变得亮或暗一些。例如上面的雪景拍摄,画面稍微比较暗,我们就可以通过增加一点曝光补偿,让雪晶莹剔透!

富士微单说明书,最新富士微单入门(13)

(曝光补偿调节界面,向左画面变暗,向右画面变亮)

以上就是相机在进行自动曝光的过程中的基本原理,这里也是必须要理解的知识点。

(三) 相机的对焦

在开始讲解对焦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就是“景深”。我们在一开始讲解光圈的时候提到过这个概念,但是只是说照片的虚化程度。

其实影响相机景深的绝不只光圈一个因素,但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景深。

由于照片是二维的,但实际生活是三维的,假设我们的照片是二维坐标的 XY,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张画面中有清晰,有模糊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清晰和模糊是在 XY 中进行选择。但其实,照片清晰和模糊的范围是在Z轴上进行选择,看图:

富士微单说明书,最新富士微单入门(14)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景深是一个清晰的范围,这个清晰范围越短,我们就叫浅景深,那么背景的模糊(也就是虚化)越明显。这也回答了为什么大光圈拍人像会有背景虚化。因为,光圈越大,景深也就越浅,也就是越容易虚化。

那么,影响景深范围(即L的长短)有哪些因素呢?

1.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这也为是为什么 85mm,70-200mm 等焦距适合人像的原因,因为虚化好。同时也是手机虚化不够好的原因,因为手机的等效焦距是 20mm 以下。(双镜头的虚化是算法,不是光学)

3.对焦距离: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对焦越近,景深越小。

4.相机画幅:画幅越大,景深越小。这也是为什么,全画幅好于残幅的一个原因。

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再来综合应用一下,如何能够在拍摄人像的时候更好的虚化?

答案是使用尽可能的大光圈,使用尽可能长的焦距,尽可能的走近模特,以及使用全画幅相机。

那么知道了景深以后,我们就会面临下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控制这个清晰范围?也就是,如果进行清晰和模糊的调整?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给相机圈定对焦区域的方式进行选择,还是看图:

富士微单说明书,最新富士微单入门(15)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对焦区域,且不同相机叫法不同)

可以看到,我们可以圈定一个范围,这个范围有面积的大小,例如是一个点,还是一个区域还是全局(广域)。更重要的是,这些区域可以进行移动,例如点可以在画面中间,也可以在画面边缘。区域可以在画面中间,也可以在画面边缘。

但是,对于所有相机,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对焦的。

例如,佳能的单反取景器里会有一些框线和点,你的对焦只能在这个部分选取。这也是在相机购买中,对焦点参数的意义。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你选择的某一个区域,这个区域是清晰的,区域外是模糊的。而只是相机在区域内进行选择主体,只要是你选择区域里主体焦平面上的,都会清晰的。(回忆一下刚才景深的知识即可理解。)

可以看到,想要更加精准的对焦在你想要的物体上,就要缩小对焦区域的面积,例如拍摄人物的时候,我们希望眼睛清晰,那我们直接选择点对焦,点选在人物眼睛即可。

如果我们的拍摄都是静态的,画面中的主体不会移动,以上就可以很容易完成对焦。但是,我们很多时候需要拍摄动态的物体,内容会移动,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对焦方式主要是针对动态,静态,以及极限环境下的手动对焦(因为,并不是任何情况都可以对焦,弱光,或者没有强的对比参照物,例如在白纸上对焦都很难)。

那么,针对初学者,我直接给出使用建议。单点自动对焦,例如拍摄“听话”的人,这个很重要哈,这个听话是可以听摄影师指挥,保持不动的。

我们使用“AF-S”,也就自动单点锁定对焦,选定一个对焦后,移动相机对焦点不更改。这时候,就是我们最为经典的“先对焦,再构图”的方式。

具体操作为,使用单点中间对焦,半按快门锁定对焦,在移动相机(平行于焦平面,也就是左右移动,不要前后移动)进行构图,再按下快门进行拍摄。

你一定会问,我为什么要使用中间点对焦,再进行移动。我直接构图,在移动到相应对焦点不是更好?

因为一般来说,相机的中间点对焦最为迅速,效果最好。其二,如果每一次拍摄都移动对焦点,十分麻烦,准确度也并不一定好。其三,相机并不是处处都能对焦,尤其是单反,对焦区域是很小的,会出现希望的对焦点没有在对焦范围里的情况。

针对运动物体,以及“不听话”的人,或者你不能指挥的人(活动,婚礼),建议使用连续自动对焦,也就是 AF-C。这个对焦方式是说相机会跟随画面中移动的主体进行移动,然后进行拍摄。

听起来十分美好,但是这个十分考验相机本身的性能。为什么旗舰单反像素不高但是很贵?就是因为他们连续对焦和追焦的能力十分强悍,很容易抓拍。

不过,人的技术也是一种因素,只要了解自己的机器,进行配合,目前很多机器相机,还是很不错的。

那么针对一些极限环境,例如对焦精度要求极高,以及弱光环境,我们就需要手动对焦。所有镜头前都有手动对焦环,调节对焦环就可以调节物体的清晰范围。

但是,要说明的是,我们可以让无穷远处非常清晰,但是不能无限近,所有镜头本身有着最近的对焦距离(一般来说,焦段越长,最短距离越长)。

手动对焦的方式是,首先选择到相机的手动对焦,然后选择你想要的对焦区域,再通过显示屏放大画面(索尼相机可以设置自动放大),然后转动镜头调焦环,直到清晰。

如果是拍摄极限风景,如夜景星空,只要拧到无穷远处稍微回一点(经验)即可。

(四)相机的白平衡

说起白平衡呢,可能要说一系列的物理知识,但是本着初学者一切从简的原则,我直接给出一个非常简单直接的结论“白平衡的调节就是调节画面的冷暖调,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色彩的发色”。

换句话说,很多人所说的照片是暖一点还是冷一点,就是依靠白平衡的调节。在拍摄一些氛围强烈的环境中,非常明显。例如,很多时候出现非常精彩的晚霞,不同的白平衡就会有不同的发色。

一般来说,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已经是非常的优秀了。但是很多人对白平衡的名字有着非常多的困惑,其实他们不过是相应色温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所以,你只要知道他们的递进关系,或者拍摄时挨个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就好了。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必要的设置,这就是关于解决“索尼黄”的问题。其实索尼黄,就是一种白平衡色彩倾向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在自动白平衡中进行下图的设置,白平衡向左下各飘移一个点,变为 B1M1 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富士微单说明书,最新富士微单入门(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