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自萌?48如何自救?
过于注重线下,对于线上流量入口不够重视,就算2018年总选投票收入吊打《创造101》和《偶像练习生》,我们也看不到大范围的讨论。大众知道的,依然只有SNH48,而对其他分团往往一无所知。再加上类日系的粉丝文化有自己的形式和门槛,这样一来,艺人的圈层性很高,也很难破圈。
对于公司内头部艺人的运营能力不足,也是让丝芭集团的艺人板块陷入瓶颈的因素。
鞠婧祎在团内时因为是人气王,可以在总选中通过投票吸金几千万,丝芭对其有很明显的影视资源倾斜,安排其主演过《热血长安》、《九州天空城》。自2017年年底成立独立工作室之后,鞠婧祎的曝光项目有《游泳先生》、丝芭自己出品的《芸汐传》,以及最近的《国风美少年》,期间也有参与不少综艺和晚会。
但我们发现,鞠婧祎作为一个独立艺人在B端的影响力似乎并没有随着她单飞而有明显提升,除了微博广告之外,至今个人代言有一个游戏品牌和一个微商面膜品牌。品牌代言对于艺人来说既是收入的重要部分,也是扩大影响力的渠道。鞠婧祎就是那303个女孩的天花板,关键是,有几个女孩可以达到鞠婧祎的高度?
丝芭也意识到艺人板块的这些问题,这次在宣布*的同时对外表示以队伍*为契机,做好艺人宣发,进一步加大团内头部成员的推广力度。
除此之外,丝芭集团三年前开始了新尝试以提升整体竞争力,提前应对市场变化。
一方面,丝芭集团丰富了偶像产品类型,以不同风格的男团女团对市场进行试水,只是效果或许不容乐观。
2016年,丝芭集团相继推出由SNH48成员组成的少女组合color girls以及电竞组合“电眼少女”;2017年,推出SNH48的首支国际化小分队,并频频发歌。但整体上似乎都水花平平,需要依附于SNH48这个品牌而存在。
2018年3月,丝芭集团又推出首支男团D7少年团,最近在《以团之名》中露脸,得到了导师的好评才刷了一下存在感。但《以团之名》能否带火他们?以节目现阶段的热度和口碑反馈,恐怕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