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12个技巧教学视频,笛子吹奏八种技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1:06:31

在中国竹笛发展的 历史长河中,尤其是建国以后,由于南、北笛子界的不断交往,相互补充,汲取对方之精华,使得南、北之间的风格差异,尤其在 音色上逐步缩小,如赵松庭先生创作的“三、五、七”中,就吸取了北派粗犷,豪放的风格特点,音色变化丰富多彩,使乐曲更加洒脱、飘逸。而在 刘森先生创作的“牧笛”中,就吸取了南笛圆润,甜美的音色特点,使乐曲更富歌唱性,令人回味无穷。现代乐曲的创作中多方面的要求,使得越来 越多的演奏家兼容南、北风格之精华,其音乐亦具有丰富的变化能力。

笛子12个技巧教学视频,笛子吹奏八种技巧(5)

如何使笛子的音色达到以上的标准呢?除笛子的质量外,演奏者对于气息,口风(风门)的控制与运用,笛膜粘贴的情况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笛子12个技巧教学视频,笛子吹奏八种技巧(6)

01笛膜

笛膜本身的好坏及笛膜粘贴得恰当与否,对音色起着重大的影响。现在专业演奏者的笛膜都是用芦苇里的一层薄膜制成的,一般说来,笛膜愈透明, 愈有光泽愈好,(俗话说越嫩越好)。嫩的笛膜容易粘贴得条纹均匀,声音振动平衡,没有沙音。而老的笛膜通常不能使笛膜产生良好的振动,从而 影响音色。笛膜粘贴得松紧与否与音色有直接的关联。笛膜贴得过紧,不仅吹奏起来费劲,费气,而且音色闷而木,贴得过松又不容易控制,且容易 使音色发“劈”。我们主张松紧适宜为佳,具体标准以松到能轻松地吹奏出高音为佳,这样容易获得笛子低音松弛,浑厚,高音清晰,明亮,有水分的效果。

笛子12个技巧教学视频,笛子吹奏八种技巧(7)

02气息的控制与运用:

气息的正确运用与良好的控制是笛子音色好的前提。民间常有“气沉丹田”“气息满胸”之说。“气沉丹田”能使音坚实、浑厚,有力而不虚浮,但这 仅仅是指演奏低音区时如此。我认为,要想使笛子各音区(高、中、低)得到统一而美的音色,就应当在演奏三个不同音区时,要有三个不同的气息 位置:即演奏低音区时气息位置应沉到腹部“丹田”处,即我们常说的到“肚脐”以下。此时身体应放松,腹部呈松弛状态,人有下坠之感。而在演奏 高音区时,应将气息位置提到胸部,腹部收紧,顶住,胸腹部呈紧张状态。在演奏中音区时,气息的位置应在胸部与腹部(丹田)的中间,胸腹呈自然 状态。应该注意的是,在实际演奏中,气息的三个位置并不是绝对固定在某一点上,而是呈阶梯式,上下变化。如在演奏低音区往高音区上行时,气息 位置是阶梯式向上行进的。初练时因对气息位置不敏感,可用八度大跳来体会不同的气息位置,待熟练以后,再慢慢缩小音程距离来练习。能否熟练 地掌握演奏时的气息位置变化,对于笛子的音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演奏时,气息位置没有变化,则三个音区的音色就不会统一,听起来有不通 之感。如气息位置颠倒,就会使音色虚浮,缺乏弹性,明亮度与清晰度都很差。

笛子12个技巧教学视频,笛子吹奏八种技巧(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