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12个技巧教学视频,笛子吹奏八种技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1:06:31

03风门的大小,气流的角度以及演奏时口腔内的容积感与舌头的位置感对笛子音色的影响:

在演奏时,风门的大小,气流的角度以及口腔内容积的大小与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同样应随着三个不同音区的变化而变化。通常在演奏中音区时, 嘴型呈微笑状,气流以45度角进入吹孔为宜,而这时风门的大小,口腔内容积的大小及口腔内的舌头位置均处自然状态。而在演奏低音区时,控制 风门的上嘴唇要有向下扣的感觉,风门放松、增大,使气流以大于45度的角度进入吹孔,这时口腔内应有立起来,打开的感觉,舌头较中音区时自然 向后收缩,但不能卷曲而造成紧张,口腔内要有含气之感,使气在进入吹孔之前就已经形成圆柱状。这样,与气息位置相配合,才能使低音区的音色 既圆润、饱满又醇厚,富有弹性。反之,在演奏高音区时,控制风门的上嘴唇要微微向后(两边)拉,音愈高风门愈小,气流以小于45度的角度进入 吹孔。这时口腔内应相对地收缩,压扁,舌头的位置较中音区时稍向前移。这样,与气息位置相配合,方能使高音区的音色明亮、清晰,纤细而又纯净。 要值得注意的是,同气息位置一样,实际演奏中,风门的大小,气流的角度,口腔内的容积感与口腔内舌头的位置感,也不是绝对固定在某一点上的, 应随着音区的不同而变化。笛子越大(曲笛)变化越大,笛子越小(梆笛)变化亦越小。但所有的这些变化较之气息位置的变化而言,没有那么明显, 很多情况下,仅是演奏者的意念、感觉而已。需要说明的是,风门的变化仅靠上嘴唇来控制,下嘴唇则应相对地固定。

04音量的大小对音色美之影响:

音量的大小,对于管乐器而言就是气流量的大小,这对于笛子的音色美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同一个人的嗓子一样,每件乐器都有其最佳的 共鸣点,超过或达不到这个最佳共鸣点,都不能使音色达到理想的标准,(特殊效果需要时除外)。达不到最佳共鸣点,容易使笛子的音色虚浮,发闷。 而超过了这个最佳共鸣点,就会使音色变噪,造成“声嘶力竭”的效果,同时也影响正常演奏时的气息运用。所谓“强而不噪,弱而不虚”,要在 笛子共鸣范围许可的情况下,加强音量的对比,增强其表现能力。

作者:陈涛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