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胃型外观极为消瘦,剖检可见腺胃极度肿胀,球状肿大。
输卵管型主要表现为产蛋鸡产蛋下降,输卵管囊肿。
2.防治措施
疫苗免疫是较为有效的防治措施,所用的疫苗主要有H120、H52等弱毒苗。实际生产中,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血清型众多,单一的疫苗只能对同型毒株产生保护,对异性毒株往往产生部分保护或者不保护。所以在用H120和H52免疫后,即使抗体水平很高,可能也会因为流行毒株感染而免疫失败。通过系列实验研究认为采用弱毒疫苗H120滴鼻与多价灭活苗相结合免疫,是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法。免疫程序:一般多采用1周日龄时用H120或ⅣH120滴鼻或饮水,种鸡场多用Ma5等相应毒株的进口苗滴鼻防治。25~30日龄用H52二次免疫。120~140日龄以H52或者灭活苗第3次免疫。建议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疫区采用传染性支气管炎变异株4/91活苗和变异株油苗免疫防治。
三、传染性喉气管炎
1.发病症状及概述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有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成年鸡最为特征。冬春季节多发,该病感染率和死亡率高。此病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液的粘液,喉头及气管粘膜发生出血-坏死性炎症。临床上主要分为喉气管炎型和结膜炎型。喉气管炎性型:特征是病鸡表现为呼吸困难,抬头神颈,病鸡咳嗽摇头时,咳出血痰。剖检病变为喉头和气管粘膜肿胀、充血、出血,甚至坏死,气管腔内常充满血凝块、黏液、淡黄色干酪样渗出物。结膜型:主要是浆液性结膜炎,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有些病鸡眼脸,特别是眼下脸发生水肿。有的会发生纤维素性结膜炎,角膜溃疡。有时会与喉、气管病变混合感染。
2.防控措施
坚持严格的生物安全防疫措施是防治本病流行的有效方法。由于带毒鸡是本病的传染源之一,故易感鸡切不可和病愈鸡或来历不明的鸡接触。免疫防治:主要是用弱毒苗点眼和强度疫苗涂肛。治疗:抗病毒药加强力霉素等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治疗,同时应用平喘药物缓解症状。
四、传染性鼻炎
1.发病症状及概述
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以鼻腔和窦发炎、流鼻涕、打喷嚏、面部肿胀并发结膜炎为主要的临诊症状。任何年龄的鸡均易感,但幼龄鸡一般不太严重。8~12周龄的鸡最为常见。大多发生在秋冬寒冷的季节。典型病例,剖检病变为鼻腔、鼻窦和眼结膜的浆液性、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病程较长的可见鼻窦、眶下窦蓄积黄色、粘稠的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质,病鸡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和不断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