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豆妈一起读这则新闻时,我们都沉默了。
关于生活的挫折,关于生命的珍贵,这些话题是孩子的成长教育绕不开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填补家庭教育中的一抹空白,把亏欠孩子们那堂课,还给孩子。
——鹿妈
文 | 豆妈
女儿派主笔,二胎女儿的妈妈
01
昨天,同事跟我说了一个孩子结伴自*的新闻。
花了十分钟读完,心情很沉重,我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
新闻里的女孩小唐,是湖南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的优等生,还担任班长。
最近一次的月考成绩有所下滑,被老师和家长说了几句,于是小唐在班级QQ群里说要自*。
一群不谙世事的少男少女立刻就“自*”的话题展开了讨论,可很快风向开始转变:
由劝阻自*,变成了“死是解脱”“理想的自*方式是跳楼”“秋水仙碱哪里有卖”“体育馆顶楼到地面垂直距离有18米吗?”这样的话。
两三天后,小唐迈出了走向死亡的第一步。
她和班上的两名同学小朱、小李,利用中午、下午休息的时间,在学校周边的4家药店,购买了11盒秋水仙碱片。
然后用晚自习的时间写下遗书,课间休息时分8次服下了160颗秋水仙碱片,每颗0.5毫克。
同一时间,小朱吞服了60颗,小李吞服了70颗。
秋水仙碱素的成人致死量是0.8mg/kg,以小唐110斤的体重计算,88颗就足以致命。
于是当晚,小唐和其他两名同学开始出现过量服用秋水仙碱片后的典型反应:上吐下泻。
医生说,服用大剂量的秋水仙碱片,最好能在一个小时内洗胃,否则相当危险,但他们3人都错过了最佳洗胃时间。
“我有信心,我一定活过来。”小唐和父亲说了这最后一句话,4个小时后,被宣布死亡。
而小朱和小李,一个扣吐及时勉强抢救了过来,另一个至今尚未出院。
02
十多岁的孩子本应该是天真烂漫的花样年华,该朝气蓬勃,该满怀梦想,在课堂上学习,在户外和玩伴打闹。
可这段时间孩子自*轻生的新闻,真的不在少数:
有12岁的小女孩在宿舍表演上吊,喊室友围观,室友以为开玩笑,错过了施救时间,结果窒息而亡;有10岁的男孩因为作业没做完,害怕老师批评,一跃从14楼跳下,高空坠亡;有15岁的姑娘在中秋节和家人拌了几句嘴,离家出走后跳了池塘,最终溺水而亡......
(图片截取于燕赵都市报)
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多年来,中国是世界儿童自*第一大国。
在自*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
在自*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女孩占(72.7%),男孩仅占(23.7%)。
养育孩子,我们讲过很多大道理,从分离焦虑说到捕捉敏感期,从分龄养育谈到安全教育,可这一切在“死亡”面前,都显得那么纸上谈兵。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鲁迅先生曾在《立论》里,用一个故事讽刺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
一家人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做官的。”他于是收获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可明明只有最后一个人说的是实话。
给孩子再好教育条件,再多的安全保护,可对死亡缺乏起码的认知和敬畏心,扛不住生活带来的挫折,最后都是一场空。
作为父母,在“死亡教育”这件事情上,我们都亏欠孩子一个真实的答案。
03
《寻梦环游记》刚上映的时候,我带豆妹去看,在出口处碰见几个小朋友叽叽喳喳地向父母提问。
“人为什么会死呢?”“人死了以后去哪里了?”“妈妈,你什么时候会死?”“死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啊?”
有个爸爸眉头直皱:“说什么话呢,你是在咒*早点死吗?”
几个妈妈胡乱作答,“他去远方旅行了”“他只是睡着了”。
不是觉得晦气,就是避而不答,结果让孩子忽略了“生”的意义,淡薄了“死”的认知。
豆妹抬头看我,我知道她也好奇这个问题。于是在回家的路上,我带她去了附近的公园。
沿着小道散步,我告诉她:
“宝贝你看,这些花儿和小草,从生根发芽,到生长绽放,再到枯萎,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死亡。人也是这样。你看妈妈,一开始也是一个小婴儿,后来慢慢长大,变成了现在的妈妈,再后来,就会像奶奶和外婆,慢慢变老,最后就和枯萎的小草一样,迎接死亡。”
豆妹有点接受不了,手握着我的力度明显加重,我蹲下来,继续和她说:
“宝贝,死亡是一件严肃且自然的事情,每一个人最终都会和死亡打交道,你不要害怕。既然死亡不可避免,我们就要有意义地活着。你要对你的人生负责,要找到能让你燃起热情的东西,找到自己参与世界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继续保持你的爱心,保持你对画画的热情,积极地去面对未来,爸爸妈妈会陪你一起。”
大道理太复杂,但我相信慢慢说,孩子们总会懂。
就像哲学家萨尔瓦特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04
雾满拦江曾在《我不过低配的人生》里说过一段话:
教育的目的,说漂亮了,是培养孩子饱满的人格,自由的精神;说专业了,是帮助孩子,实现从以自我为中心到社会化的转变;说实在了,就是让孩子适时成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爱心的人。
死亡教育的目的同样也是,让孩子拥有足够的抗挫折能力。
当孩子受到过多保护,与现实隔绝太远,一旦他遭遇否定,吃点苦头,整个人的经验体系就会立马分崩离析。
同样一件事情,别人的毛毛雨,成了他的狂风暴雨,别人的小浪花,成了他的惊涛骇浪。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教给孩子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生活总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而这一面,他必须亲眼看到、感受到,才能磨练出意志,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
别逃避,我们谈论“死”,就是为了让孩子尊重生命,珍视“生”。
别让死亡在孩子眼里,成为自暴自弃的借口,抵抗家长的手段,逃避生活的退路。
余华的《活着》里有这么一段话: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告诉孩子,人生就像一条路,我们边走边看风景,你会遇到鲜花和绿地,也会碰上沙漠和荆棘,一切好的坏的都是命中注定,坦然接受,享受其中。
而所有的路都有尽头,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不用害怕。
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路走完,所以要珍爱生命,争取在有限的道路里看到无限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