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硫酸镁
浓度为50%,高渗液。
1)外用湿敷:可明显消肿、止痛。可用于肿胀伤口、输液外渗、静脉甘露醇引起的静脉炎等。
2)容积性腹泻:口服硫酸镁溶液不易被肠道吸收,停留在肠腔内。使肠腔内容积的渗透压升高,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同时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引到肠腔中来,使肠内容积增大,对肠壁产生刺激,反射性地增加肠蠕动而导泻。
9、醋酸洗必泰(醋酸氯已定)
1)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但对芽孢、病毒及耐醋酸无效;
2)消毒防腐药,具有相当强的广谱抑菌、*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效。用于手、器械、创面及皮肤消毒等;
3)对皮肤粘膜刺激小。即使在有血清、血液等存在时仍有效;
4)持续浸泡,手消毒3分钟。开放伤口持续10-15分钟。根据出血及污染情况甚至更长时间。
10、其他药物:呋喃西林、庆大霉素、硼酸软膏等等。
换药步骤
1、操作步骤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及帽子。携带已备齐的物品到病人床旁或送病人到换药房;
2)让病人保持适当的体位;
3)解开敷料应先用手除去外层,再用镊子取内层,如敷料与伤口粘连时先用生理盐水浸湿敷料,揭敷料的方向应与伤口立纵轴方向一致以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将脏辅料放入专盛污物的盘(盆)内;
4)用揭开敷料的镊子,夹持75%的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从伤口边缘逐渐向外(如为感染伤口消毒程序则由内外向内);
5)用另一把镊子夹持盐水棉球擦洗创面;
6)伤口创面获得良好暴露后,做必要的检查和相应处理、覆盖外敷料,胶布固定必要时加用棉垫,绷带包扎固定。整理床铺,各用物归还远处,妥善回收和分类处理脏辅料。
2、操作程序
1)无菌伤口
①去除原有敷料,顺着伤口方向;
②消毒,一般采用酒精即可;
③拔除引流管、拆线等;
④重新覆盖无菌敷料,至少4层以上。
2)感染伤口
①去除敷料;
②彻底清创:去除血凝块、脓块、液化坏死组织,包括坏死的肌腱及血管组织;争取在几次换药中,效果一旦明显则果断切除。勉强留下,只会延缓肉芽生长,甚至造成感染;
③消毒;
④无菌敷料覆盖,根据渗出情况决定厚度。
3、引流物的选择和使用
1)油纱布(条):用于清洁或新鲜肉芽创面,以利于促进上皮生长;
2)盐水纱布(条):利用虹吸作用,引流分泌物较多的创面;
3)橡皮条引流:用于浅表,腔窄的伤(如颈部、指端)。
4)管状引流:由于各种形状的橡皮管或硅胶管制成,置入体腔(腹腔、胸腔、关节腔等)一端,可供持续引流(包括负压引流等)或灌浇药物注入之用。
注意:橡皮引流片、引流管,必须妥善固定,严防脱落,一旦脱落必须即时处理,最大限度避免脱落后造成不良后果。
4、拆线时间
1)头颈面部3~5天,胸、腹、背、臀部7~9天,四肢7~10天,手足背10~12天,足底半月或更长,张力缝线14~16天。
2)贫血明显、营养不良、老年、体弱、多病、切口过大等可延期或间断拆线。有感染者可提前几天。
5、注意观察针眼情况
1)针眼周围及缝线下组织红肿触痛及硬结皮温高,用70%乙醇纱布湿敷,每天更换2次;
2)针眼有脓液,可用棉球挤压使脓液溢出,经2%碘酒局部消毒后再用70%乙醇纱布湿敷;
3)针眼脓液较大时,可间断拆线再用70%乙醇纱布湿敷,每天更换2次。
常见伤口的处理
1、几种常见伤口清洗顺序
1)清洁伤口:生理盐水清洗干净伤口;由上到下,由中心向外。
2)污染或感染伤口:碘伏 生理盐水清洗;由上到下,由外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