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何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5:17:00

我们常常说,“能力决定一切”,不管做什么,“会不会”“能不能”永远是决定是否能把这件事做好的关键。事故预防也是一样。对于员工来说,预防事故的关键在于掌握事故预防的技术和自己预防事故的能力,能力越强,对自己的岗位安全要求掌握越纯熟,自然就能应付自如地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防范事故的发生。

因而,下面这些事故预防能力,是每一个员工都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的。

(1)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

机械伤害事故是人们在操作或使用机械过程中因机械故障或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等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发生事故以后,受伤者轻则皮肉损伤,重则伤筋动骨、断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下面这些预防要点是机械操作员必须掌握的:

①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按有关安全要求,装设了合理、可靠又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

②检查零部件是否有磨损严重、报废和安装松动等迹象,发现后应及时更换、修理,防止设备带病运行。

③检查电线是否破损,设备的接零或接地等设施是否齐全、可靠。

④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有带电部分外露现象,发现后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⑤检查重要的手柄的定位及锁紧装置是否可靠,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⑥检查脚踏开关是否有防护罩或藏入机身的凹入部分内,如果没有,应改正以后才能操作。

⑦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应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机加工严禁戴手套操作,留长发人员应戴工作帽,且长发不得露出帽外。

⑧操作设备前应先空车运转,确认正常后再投入运行。

⑨刀具、工夹具以及工件都要装卡牢固,不得松动。

⑩不得随意拆除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

⑪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测量工件或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

⑫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⑬工作结束后,应关闭开关,把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并清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工夹具等摆放整齐,保持好机械设备的清洁卫生。

(2)触电事故的预防

触电事故是指操作人员身体接触高压或低压带电设备或导线,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的事故。

预防触电注意以下方面:

①电气操作属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②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得随便乱动。如果电气设备出了故障,应请电工修理,不得擅自修理,更不得带故障运行。

③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损或带电部分课露现象。

④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

⑤电气设备的外表应按有关安全规程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

⑥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用电动工具时,必须:安设漏电保安器,同时工具的金属外壳应防护接地或接零;若使用单相手用电动工具时,其导线、插销、插座应符合单相三眼的要求;使用三相的手动电动工具,其导线、插销、插座应符合三相四眼的要求;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和站在绝缘板上;不得将工件等重物压在导线上,以防止轧断导线发生触电。

⑦使用的行灯要有良好的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

⑧在进行电气作业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遇到不清楚或不懂的事情,切不可不懂装懂,盲目乱动。

⑨一般禁止使用临时线。必须使用时,应经过机动部门或安技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要按规定时间拆除。

⑩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如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必须先切断电源。

⑪在雷雨天,不可靠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20米以内,以免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⑫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沙、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器材灭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⑬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布去擦拭电气设备,以防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

⑭建筑行业用电,必须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规程》。

(3)物体打击事故预防要点

物体打击伤害往往表现为飞出或弹出的物体,如工具、工件、零件等等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为了预防物体打击事故,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牢固树立不伤害他人和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②高处作业时,禁止乱扔物料,清理楼内的物料应设溜槽或使用垃圾桶。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应随手放在工具袋内,安装更换玻璃要有防止玻璃坠落措施,严禁乱扔碎玻璃。

③吊运大件要使用有防止脱钩装置的钓钩和卡环,吊运小件要使用吊笼或吊斗,吊运长件要绑牢。

④高处作业时,对斜道、过桥、跳板要明确有人负责维修、清理,不得存放杂物。

⑤严禁操作带病设备。

⑥排除设备故障或清理卡料前,必须停机。

⑦放炮作业前,人员要隐蔽在安全可靠处,无关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

(4)起重伤害事故预防要点

预防起重机伤害事故,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起重作业人员须经有资格的培训单位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才能上岗。

②起重作业人员在操作前应检查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如起重量限制器、行程限制器、过卷扬限制器、电气防护性接零装置、端部止挡、缓冲器、联锁装置、夹轨钳、信号装置等是否齐全可靠,否则不准进行操作。

③平时应严格检验和修理起重机机件,如钢丝绳、链条、吊钩、吊环和滚筒等,发现报废的应立即更换。

④建立健全维护保养、定期检验、交接班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⑤起重机运行时,任何人不准上下;也不能在运行中检修;上下吊车要走专用梯子。

⑥起重机的悬臂能够伸到的区域不得站人;电磁起重机的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

⑦吊运物品时,吊物不得从人头上过;吊物上不准站人;不能对吊挂着的东西进行加工。

⑧起吊的东西不能在空中长时间停留,特殊情况下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⑨起重机驾驶人员接班时,应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将故障排除。

⑩开车前必须先打铃或报警,操作中接近人时,也应给予持续铃声或报警。按指挥信号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任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

⑪确认起重机上无人时,才能闭合主电源进行操作。

⑫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是否工作正常。

⑬在轨道上露天作业的起重机,当工作结束时,应将起重机锚定住;当风力大于6级时,一般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住;对于门座起重机等在沿海工作的起重机,当风力大于7级时,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好。

⑭司机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如有未消除的故障,应通知接班的司机。

(5)高处坠落事故预防要点

高处坠落事故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高处作业指在坠落基准面2米以上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熟悉高处作业的作业方法,掌握技术知识,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时要指定专人进行现场监护。

②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禁忌病症的人员和孕妇从事高处作业。

③高处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不准穿硬底鞋,以防滑倒导致坠落事故。

④作业前要检查护栏、架板是否牢固,有洞口的地方要盖好,在较危险的部位应在下方装设平网。

⑤做好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和出入口的“四口”防护。

⑥在建筑施工中做好“五临边”的防护工作,“五临边”是指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的外侧边等。

⑦在恶劣天气中(指6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雪、大雾),禁止从事露天高处作业。

(6)火灾事故预防要点

防火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往往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

预防发生火灾事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不得随便进入易燃易爆场所,如油库、气瓶站、煤气站和锅炉房等工厂要害部位。

②在火灾爆炸危险较大的厂房内,应尽量避免明火及焊割作业,最好将检修的备或管段拆卸到安全地点检修。如必须在原地检修时,应按照动火的有关规定进行,必要时还需请消防队进行现场监护。

③在积存有可燃气体或蒸汽的管沟、下水道、深坑、死角等处附近动火时,必须经处理和检验,确认无火灾危险时,方可按规定动火。

④进行道生炉、熬炼设备的操作,要坚守岗位,防止烟道窜火和熬锅破漏。同时熬炼设备必须设置在安全地点作业并有专人值守。

⑤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应禁止使用明火烘烤结冰管道设备,宜采用蒸汽、热水等化冰解堵。

⑥对于混合接触能发生反应而导致自燃的物质,严禁混存混运;对于吸水易引起自燃或自然发热的物质应保持使用贮存环境干燥;对于容易在空气中剧烈氧化放热自燃的物质,应密闭储存或浸在相适应的中性液体(如水、煤油等)中储放,避免与空气接触。

⑦进入易燃易爆场所进行操作的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鞋帽,严禁穿钉子鞋、化纤衣物进入,操作中严防铁器撞击地面。

⑧在存放可燃物时必须与高温器具、设备的表面保持有足够的防火间距,不宜在高温表面附近堆放可燃物。

⑨处置熔渣、炉渣等高热物时应防止落入可燃物中。

⑩应掌握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不能用水扑灭碱金属、金属碳化物、氢化物火灾,因为这些物质遇水后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可气体,释放大量的热,使火灾进一步扩大。

⑪不能用水扑灭电气火灾,因为水可以导电,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也不能用水扑灭比水轻的油类火灾,因为油浮在水面上,反而容易使火势蔓延。

⑫钢铁水泄漏发生火灾,不可用水扑灭,因为高温金属液遇水会发生爆炸。

(7)爆炸事故的预防

爆炸事故发生的时间往往很短,使得在发生爆炸前几乎没有逃离和疏散的机会,因而容易造成较严重的伤亡事故。因此对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场所进行重点监控并采取预防措施是预防爆炸事故的重要手段。

①采取监测措施,当发现空气中的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浓度达到危险值时,就应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②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车间内,应尽量避免焊接作业,进行焊接作业的地点必须要和易燃易爆的生产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③如需对生产、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和管道进行动火作业时,应严格执行隔绝、置换、清洗、动火分析等有关规定,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

④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合,汽车、拖拉机的排气管上要安火星熄灭器。

⑤搬运盛有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容器、气瓶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抛掷,防止相互撞击。

⑥进入易燃易爆车间应穿防静电的工作服、不准穿带钉子的鞋。

⑦对于物质本身具有自燃能力的油脂、遇空气能自燃的物质以及遇水能燃烧爆炸的物质,应采取隔绝空气、防水、防潮或采取通风、散热、降温等措施,以防止物质自燃和爆炸。

⑧不能混合存放相互接触会引起爆炸的物质;遇酸、碱有可能发生分解爆炸的物质应避免与酸碱接触,对机械作用较为敏感的物质要轻拿轻放。

⑨防止生产过程中易燃易爆物的跑、冒、滴、漏,以防扩散到空间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⑩锅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有资格的培训单位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以后方可进行操作。

⑪锅炉、压力容器在使用前应检查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否则不准使用;严禁超温超压运行。

⑫废旧金属在进入冶炼炉以前必须经过检查,清除里面可能混进的爆炸物。

⑬经常保持金属冶炼、浇注场地干燥,不能有积水,以防高温金属液泄漏遇水发生爆炸。

(8)中毒窒息事故的预防

当人体在有窒息性气体环境中时,窒息性气体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终止呼吸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就是中毒窒息事故。预防中毒窒息事故应根据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窒息性气体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通常,预防中毒窒息事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①冬天屋内生煤炉取暖必须使用烟囱,使“煤气”能够顺利排到室外。

②在产生一氧化碳的场所应经常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或设立一氧化碳警报器和红外线一氧化碳自动记录仪,监测一氧化碳浓度变化。

③进行煤气生产时应定期检修煤气发生炉和管道及煤气水封设备,防止一氧化碳泄漏。

④生产场所应加强自然通风,产生一氧化碳的生产过程要加强密闭通风;矿井放炮后必须通风20分钟以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

⑤进入一氧化碳浓度大的场所工作时,须戴防毒面具;操作后,应立即离开,并适当休息;作业时最好多人同时工作,便于发生意外时自救、互救。

预防氮氧化物中毒:

①酸洗设备及硝化反应锅应尽可能密闭和加强通风排毒。

②定期维修设备,防止毒气泄漏。

③加强个体防护,进入氮氧化物浓度较高的场所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预防氯中毒:

①严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跑、冒、滴、漏,保持管道负压。

②排放含氯废气前须经石灰净化处理。

③检修或现场抢救时必须戴防护面具。

预防氢氰酸中毒:

①加强密闭通风。

②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氰化物的保管、使用和运输应有专人负责;建立严格的专用制度;用氰化物熏仓库时要防止门窗漏气,并须经充分通风方可进入。

③加强个体防护。应配备防护服、手套、防毒口罩(活性炭滤料)或供氧式防毒面具;车间应配备洗手、更衣设备以及急救药品。

④操作工人在就业前应进行体检,上岗后还应定期体检。

预防硫化氢中毒:

①改进工艺,减少硫化物的用量。

②加强密闭、通风,经常测定车间硫化氢的浓度。

③排放硫化氢以前,应采取净化措施。

④加强个体防护。进入具有硫化氢中毒危险的场所时,应先对环境毒情进行检测,并采取通风置换,戴防毒面具等措施。进入井、坑作业,应系好和拴牢安全带,佩戴氧气呼吸器面具,使用信号联系,并有专人监护。

⑤在有硫化氢的生产中,要按工艺严细操作,防止失控。

⑥有神经、呼吸系统疾患,眼睛等器官有明显疾患者,不应从事硫化氢的作业。

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员工小心谨慎,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不进行一次违章操作,把安全时时放在心上,掌握事故预防的要点,一定可以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