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团如何巧妙装车,60公分的钢筋怎么装车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5:15:23

钢筋团如何巧妙装车,60公分的钢筋怎么装车(5)

③机械接头:

钢筋的机械连接一般采用镦粗直螺纹、滚轧直螺纹或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镦粗直螺纹和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适用于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HRB335、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适用于直径16~40mm的HRB335、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 钢筋机械连接件处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20mm,连接件之间或连接件与钢筋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小于25mm。

对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要求,与焊接接头相同。

钢筋机械接头连接组装完成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套筒每端不宜有一扣以上完整的螺纹外露,加长丝头型、扩口型及加锁母型接头的外露螺纹不受此限制,但应有明显标记。

2、对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标准型接头连接套筒外应有有效螺纹外露,正反丝扣型接头套筒单边外露有效螺纹不得超过2倍螺距,其他连接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3、对套筒挤压接头,挤压后套筒长度应为原套筒长度的1.10~1.15倍,压痕道数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道数。

④钢筋接头位置

对于钢筋接头,在35d且不小于500mm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范围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50%,在受压区无限制。

3.4 钢筋笼制作

⑴钢筋笼可按设计长度和设备吊装能力,采用整根或分段制造。当采用分段吊装时,要先在加工厂进行试拼对接合格,再分开吊装,保证对接钢筋连接质量。

⑵加强筋按设计要求布置,第一道加强筋距承台底40cm,最下一道设于钢筋底面以上10cm,中间部分自上而下每2m设一道,零数可在最下二段骨均分配,但不得大于2.5m。

⑶钢筋笼制造在专用胎具上或台架上进行,下料前,必须先进行拉直,然后对号加工下料,并分类标识摆放。钢筋的间距必须至少采用两个间距定型固定架来进行固定,禁止工人手扶固定间距,保证其主筋和箍筋的轴线、平顺度和间距符合设计和规范误差要求。

⑷在钢筋笼上端要均匀设置吊点,其吊点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

⑸钢筋笼采用与桩体混凝土同标号的砼垫块。垫块厚5cm,在中心预留圆孔,在圆孔中穿8~10mm钢筋焊接固定在主筋上。垫块竖向每2m对称布置一圈,上下层梅花形错开,每圈不少于4个,保证主筋净保护层满足设计标准。经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灌施工。

3.5 钢筋骨架的存放、运输与现场吊装

⑴钢筋骨架临时存放的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存放场地采用混凝土硬化地面并高出原地面,下垫枕木,上盖篷布,以免受潮或沾上泥土。每组骨架的各节段按墩桩号、节段号排序,挂牌标志(如用于几号墩位几号桩基、节段、长度、是否检验过等),便于使用时按顺序装车运出。

⑵钢筋骨架在转运至墩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骨架不变形。加强骨架内焊接三角支撑,以加强其刚度。采用汽车运输时要保证在每个加劲筋处设支承点,各支承点高度相等;采用人工抬运时,要多设抬棍,并且保证抬棍在加劲筋处尽量靠近骨架中心穿入,各抬棍受力尽量均匀。

四、声测管制造和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须采用超声波检测的桩基础须设置声测管。

4.1 声测管材料

声测管采用钢管,内孔径不小于50mm、壁厚不小于3.5mm。其数量及布置按设计要求均匀设置。

4.2 声测管加工

声测管在钢筋笼制造场预先安装在已成型的钢筋笼上,声测管必须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确保管内无异物;声测管固定采用U型筋及绑扎双保险的固定措施与钢筋笼连接牢固(不得焊接);声测管连接要积极采取外加套筒焊接方式进行,严防连接处断裂或堵管现象;连接处要光滑过渡,不漏水;管口要高出桩顶100mm以上,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要一致。

4.3声测管成型

成桩后的声测管要垂直、相互平行,严禁堵塞现象。

五、钢筋笼安装

成孔后第一次清孔达到标准,核测无误后开始钢筋笼安装。

5.1钢筋笼吊装

钢筋笼入孔,由吊车吊装。流程见图7-1“钢筋笼整体吊装入孔流程示意图”在安装钢筋笼时,采用两点起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上部,使用吊车的大钩起吊。第二吊点设在骨架下部三分之一点处,使用吊车的小钩。整个钢筋笼同时起吊,在空中竖起调整。钢筋笼直径大于1200mm,长度大于6m时,对起吊点处予以加强加固,适当增加吊点处箍筋,控制焊接质量,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或脱落。吊放钢筋笼入孔时要对准孔径,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要徐徐下放,不宜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若遇阻碍要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

钢筋团如何巧妙装车,60公分的钢筋怎么装车(6)

5.2 钢筋笼连接

第一节骨架放到最后一节加劲筋位置时,穿进型钢,将钢筋骨架临时支撑在孔口型钢上,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与第一节骨架连接。连接时上、下主筋位置对正,保持钢筋笼上下轴线在一直线上,不得出现转折。连接时先连接一个方向的两根接头,然后稍提起,以使上下节钢筋笼在自重作用下垂直,再连接其它所有的接头,接头位置必须按50%接头数量上下错开至少35d。接头连接好后绑扎箍筋,完成后骨架吊高,抽出支撑型钢后,下放骨架。如此循环,使骨架下至设计标高。

5.3 钢筋笼固定

钢筋笼中心与桩的设计中心位置对正。骨架最上端的定位筋长度,必须由设计桩顶标高、实测护筒标高计算得来,核对骨架中心和高程无误后再吊放在护筒上设置的型钢上,也可直接焊接在护筒或机架上。为防止钢筋笼掉笼或在灌注过程中浮笼,定位筋须进行加固。钢筋笼定位后,尽量在6h内浇注混凝土,防止坍孔。

5.4 钢筋笼吊放偏差要求

⑴钢筋笼中心与桩孔中心偏差不大于10mm(十字桩绷线测量);

⑵钢筋笼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50mm(测绳系重锤测量)。

六、质量检验标准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质量要求(表9-1)

钢筋团如何巧妙装车,60公分的钢筋怎么装车(7)

七、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7.1钢筋笼变形

⑴原因分析:

①钢筋笼分节太长,加强箍设置不足,刚度不够;

②钢筋笼在堆放、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技术规程,产生累计变形。

⑵预防措施:

①钢筋笼过长时,应分节制作、分节吊装,然后在孔口焊接;

②应根据技术规程要求设置加强箍,并与主筋焊接牢固;

③在安装钢筋笼时,宜设置临时吊装扁担梁,以增加刚度。

7.2钢筋笼安装位置偏差

⑴原因分析:

①钢筋笼上未设置垫块或垫块不足,不能有效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②桩孔本身有较大偏差;

③钢筋笼未垂直吊放入孔,而是斜插入孔内。

⑵预防措施:

①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组垫块,以控制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使钢筋笼的平面位置对准孔轴线;

②钢筋笼应在垂直状态时吊放入笼。

7.3钢筋笼上浮

⑴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在进入钢筋笼底部时浇注速度太快,导管埋设太深,被混凝土顶起;

②钢筋笼未采取固定措施,提导管时挂起钢筋笼。

⑵预防措施:

①当混凝土上升到接近钢筋笼下端时,应放慢浇注速度,减小混凝土面上升的动能,以免钢筋笼被顶托而上浮。在钢筋笼被埋入混凝土中有一定深度时,再提升导管,减少导管埋入深度,使导管下端高出钢筋笼被埋入混凝土中有一定深度是,再提升导管,减少导管埋入深度,使导管下端高出钢筋笼下端有相当距离时再按正常速度浇注,在通常情况下,可防止钢筋笼上浮;

②浇注混凝土前,应将钢筋笼固定在孔位护筒上,可防止上浮。

温馨提示:如你想咨询建筑施工、装修装修等问题,请添加微信公众号豆丁施工,这里都是专业人士。

点击“了解更多”获取455本工程建设各专业规范、图集。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