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堂的世系图,王氏三槐堂有多少分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5:23:45

三槐堂王氏分支概况

三槐堂始于唐末宋初,自真宗宰相王旦封荫始,三槐堂上溯到旦祖王言。所以,三槐堂的始祖就被确定为王言。言子王永、王彻为二世,祐、祜、祉为三世、旦公兄弟为四世。

今天的王氏已经成为全国第一大姓,人口近一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25%。三槐王氏更是遍布天下。

三槐王氏具体有多少分支,我们现在还无从统计。只能从相关资料与家谱中查询一些信息。作一个大概的了解。

莘县三槐王氏

莘县是三槐王氏的发源地,王言任黎阳令时正式定居.宋宰相寇准在《后唐故鲁国公王彻神道碑铭》曰:先世龙门河汾人,后汉父讳言,位莘令,有善政,子孙家于莘。其主要居住地是群贤堡和王化两个村。王言之孙王祐在朝中为官,家居开封,手植三槐于庭,并预言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王祐次子王旦于宋真宗时期登上相位,名噪一时,从而实现了乃父的预言。“三槐王氏”望族由此形成,并随着其子孙后代的迭居要职而闻名朝野。王旦卒后始葬于开封新里乡,并建王氏宗祠三槐堂于东门外。后迁葬祖籍莘县群贤堡(曾名套庙王),宗祠亦以“三槐堂”命名。群贤堡的王旦墓和三槐堂倾毁后,莘县县令蒋克家于明万历末年在县城内重建三槐堂。县城内的三槐堂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拆,三槐王氏后裔于1991年在群贤堡村东再造王旦墓,并重立墓碑。

群贤堡与王化,村分两处,族同一脉,皆为三槐王氏嫡系真传,其支系,主要是王言子王永之后定居于此,北宋亡,又有部分开封子弟回流于此。是莘县三槐王氏后裔的集中居住地。莘县的三槐王氏传人多以务农为主,读书者不少,但做官者不多。明初王贡服曾任给事中,这是目前所知此地三槐王氏后人担任过的最高职务。后人虽没能像先祖王旦那样飞黄腾达,但勤俭敦厚的三槐家风却相沿不衰。

永泰三槐王氏

永泰三槐王氏,是分出较早一支,是王懿之子王睦因任迁于此,

王睦、字孟和,三槐堂长房长孙王懿次子。生于雍熙二年正月初二。即公元985年。王睦自幼好学、深通经史。王睦曾想依靠自己的才学举进士,步入仕途,结果,遭到叔父王旦的阻挠。王旦说:我常忧家族太盛,恐怕会遭别人嫉妒,你们兄弟岂可与这些平民学子争夺功名呢?

王旦知道侄儿王睦有进取之心,于是, 向真宗帝替王睦求赐一职。承朝廷开恩,遂以王穆的庠名、被任命为东阳令。

王睦虽然胸有大志,但是、父亲与叔父皆为朝廷要员,自思前途肯定会被压制,再难晋升,遂索性举家迁居东阳(今属浙江)的永泰乡。过起了半隐的悠然日子。枢密副史文彦博,素知王睦才华横溢,只因其叔、宰相王旦为了避嫌,不得已屈居东阳。随之、 文潞公把王睦及其兄弟的情况呈报给了朝廷。真宗极其赞许文正公家风,甚是怜悯王氏兄弟。于是,将王睦补为作监主薄,调华阳尉,王睦居官清廉,秉公施政,后来,官至太子中书舍人。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三月二日卒,年仅三十九岁,可谓英年早逝。睦配周氏,为户部尚书周年之女。生有四子:宜、贤、宣、宝。因永泰遗有其后,所以,王睦被尊为“三槐堂永泰王氏”始祖“

王素在永泰谱序中这样写道:永泰王氏居越之中缘万岁山东 南麓,云霞明丽,气象崔魏,五龙汇聚,山川灵秀,为人文蔚起之城, 预后弥光蕴尔,必发裔俊,必登科第,绍前贤之伟续,继先世之芳踪, 大局易焕者萃之意,于王氏有望焉。而家族谱牒之所修,吾父旦书 嘱:“六十年一修,百二十年再修”。庶无遗忘之疏失,今堂侄王宜尊 父嘱,六十年一修谱乆也。宜疏以五十有五年,三十年一修为益。吾 堂兄迁徙王家庄五十有余年,权当始谱,以纪亲恩。今重返兄之居地 深觉吾营建之农庄有盛无衰,又值堂楼之建成,并慰额“敦睦堂”以示 世代敦宗睦族,仁德千古,荣昌不贫,宜侄之请,故搦管赋其源流, 以望后裔。永继祖业,是为之序焉。

考城相府王氏

相传一个仲春季节,旦公奉昌带领朝廷官员下乡巡视,一日当行至考城县北七里一地方时,天色已晚,见前方有一果林,桃花含苞,杏花怒放,芳香扑鼻。且公不入县城,令在此安营扎寨。四更时分,梦见观音普萨对其说“此处是块风水宝地,你后代可在此安居也!”

旦公晚年,对长子王雍安排后事,告诫观音菩萨托梦之事,令其后代定居事宜。1017年九月旦公仙逝,享年61岁,葬于开封县新里乡大边村祖墓。

王雍字子肃,宰相王旦的长子。从言祖算,为三槐堂第五代,从祐公算,为三槐堂第三代。他卒于庆历五年, 享年五十八岁。由此推算,他的生卒年是(998——1045年)《王氏宗谱》记载他生于雍熙元年,卒于庆历七年。

因其外甥苏舜钦曾为其舅写过《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所以,我采信了苏说。

根据《王公墓表》记载,王雍妻子是吕氏,著名宰相吕夷简孙女,生有两子,恰、整。有些谱把检也算上,不知何为。《王氏宗谱》却把恰写成了恪。 《宋会要辑稿》根据王雍所陈,其子为恪,字广渊,配向氏。为龙图阁直学士向传式之女。因为,恰与恪在书写上极其相近,可能属于笔下之误,故采信于史料为恪。

恪公尊祖嘱,迁居考城北七里,遂改名相府营。

郑州三槐王氏

郑州三槐王氏分为都堂王与双桥王

都堂王
祜公胞弟祉公后裔,在宋朝末年,为逃避战乱,从老家宛丘逃到山西,明洪武三年,天下太平,祉公13世孙汝能公携家小返回宛丘,路过郑县看中西关外一块风水宝地,便在此落户定居。明大学士杨荣撰刻的《明王彰墓志铭》称:“王出太原······继迁鹿邑······元季兵兴,避地汾音,幸际圣明,桑梓是恩,爰乐郑乡······”佐证,三槐堂是从太原迁到河南(鹿邑),

宋末元初,为避兵乱,又逃到山西汾阳。明初天下太平后,在迁返“桑梓”鹿邑途中留居郑乡(即郑州)的。明永乐年间,能公之子璋公高居右都堂,始称都堂王。明嘉靖年间,郑州发大水,王家被淹,家人各自逃命。

郑州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王家人有的逃到金水河南岸高地种菜,后称菜王村。有的往南逃到新郑县小乔西古城村种地。有的逃到密县挖煤,后定居曲梁西南称王沟村。有的逃到今须水小张湾、王垌、府君庙一带务农。也有在城西南袁砦、正南十里铺定居的。
双桥王
三槐堂长门祜公后裔,宋金期间战乱时,逃到山西,一支落户洪垌县春树胡垌。永乐年间大迁徙时,祜公19世孙宾公携全家迁徙郑县,其两个亲侄子守智守孝落户城北双桥,宾公落户城南(今属新郑)双桥(后因宾公五世孙许公招驸马,改称王许村至今),始称双桥王。


有人说祜公是三槐堂嫡系,祉公是三槐堂旁系。其实祜公祉公是一母同袍,不能分嫡系旁系,只能称长门、二门。就血统而言,祉公嫡子早年英逝,祜公将其子过继给祉公,足见祉公嫡子无后。因此,祉公裔孙应为祜公嫡孙。所以双橋王和都堂王,不仅同堂,而且同根同族又一脉相承。
有人说三槐堂属琅琊王,也有人说三槐堂属太原王。我从明大学士杨荣撰刻的《王璋墓志铭》中佐证,三槐堂是太原王(“王出太原,继迁鹿邑”)。从常理推测,人在最困難时,都爱投靠最亲近的亲友。若三槐堂近亲在琅琊,不会到太原去投远亲。
据考,都堂王17世和双桥王11世同为彻公30世。因此,郑南十里铺双桥王和都堂王从31世合谱。如都堂王17世仍按旧谱起名文元、三元、君元、发元、中元、合元。袁砦迁十里铺始祖原名元戎,字戊戌(武宿),因玄孙六合不知祖名,才按双桥王谱起名道义。18世会字辈都按双桥王12世起名光银、光亮、光新等。但到了19世又有不按维字辈而按运字辈起名运山、运明的。
都堂王与双桥王合二为一的另一个原因是,都堂王后人因水患散居异乡,单门独户,有多年没人去续家谱,就挂靠到双桥王。时人认为,反正都是三槐堂后人,可管他迁郑始祖是汝能公还是宾公呐。过几代,后人就不知是哪一门了。
还有些村的都堂王姓,因长期没续家谱,前辈人又没文化,只记得家谱中有几个字辈,不知辈序,就乱起名。如袁砦都堂王18世是会字辈,却按19世起名运来。21世衍字辈按23世起名永阳、永贵。
附双桥王11—20世家谱
道光維世泽,应运自天成。
附都堂王17—26世家谱
元会運世衍,庆永镇恒基

泗州三槐王氏

蒙古灭金,王旦六世孙王通携子松年兄弟,北上真定。子孙随占籍于此。至王约再迁大都(即现在的北京大兴)。元朝统治期间,以集贤大学士王约最为著名、官历集贤大学士。元末,烽烟再起,王约子孙避难博野、占籍于此,后因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又散迁多地。以山东媵州,肥城、江苏徐州、保定博野最具代表。

明末时期(即崇祯十七年元月),世瑛公官迁济宁任兖西道、总河署道佥事。由于总河黄希献闻变南奔、持财独富,加之总河治地济宁城防守空虚无力,在好友蒋和尚的劝说下,张榜献城与李自成。后李自成念其功、欲封世瑛公为兖州牧,世瑛公不受,改名王世仁辞隐避祸、举家南迁泗州,繁延至今,号为“泗州三槐王氏”。

今天,苏皖两省,泗洪、盱眙、明光及来安四县,有大量本支后人定居于此。

由于区域原因,长期隔阂、信息闭塞,在辈份的用字上就形成了不同派系。

半城:保元笃庆,迪吉大光

龙集:履泰敬康、迪吉华光

盱眙:承守家业、佑启坤人

保履承同辈,以此类推。

三沙王氏

三沙王氏居于江苏省苏州市一带,是三槐王氏南渡后形成的较大嫡传支系。王旦之孙王巩,仕宋为宗正丞。王巩之子王皋,曾任殿帅府太尉。南宋建炎三年(1129),王皋携家随从孟太后南渡,定居于姑苏(今苏州)荻川。王皋南渡时,牢记曾祖王旦关于“凡我子孙先代世系必六十年一修,百二十年再修”的教诲,将王氏家谱连同木刻版牒装了数车,一起南运。后来见南宋朝廷腐败,收复中原无望,王皋弃官归田,闲居于荻川,是为三沙王氏的始迁祖。王皋有三子。长子王易,字吾置,曾受封为太尉。其子孙迁往昆山之东沙,后散居于海虞、澄江、常熟一带,遂成为东口沙支系。次子王书,字吾伍,留居荻川,其子孙散居于泰州、兰陵一带,形成中沙支系。三子王诗,字吾曾,淡漠名利,性好游历,后定居于无锡西沙白龙山下,被称为西沙支系。三沙王氏之说至此形成。

三沙王氏均极重视族谱续修。元代,进士王允和首次编成《三沙全谱》。明成化十一年(1475)修成了《三沙王氏总谱》,隆庆五年(1571)修成了《三沙王氏合谱》。清康熙四年(1665)修成了《三沙传芳谱》,其后又多次续修。东、中、西沙,亦各有谱,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许多不可多得的文字资料。

三沙王氏是三槐王氏的一个大支系。据清光绪年间刊刻的《王氏三沙全谱》记载,东沙王氏共有81个分支,中沙王氏共有41个分支,西沙王氏共有168个分支,三沙合计共有290个分支,堪称三槐余脉中的一个大家族。

尚儒王氏

尚儒王氏居于浙江省长兴县尚儒村,是三沙王氏之中沙王氏的一个分支。

中沙王氏传人王宣之子王奇瑞见尚儒松竹茂密,山水清秀,环境幽雅,风光宜人,遂于元朝末年携家迁居于此,成为尚儒王氏的始迁祖。尚儒王氏族人谨遵祖训,勤耕读,尚节俭,人口繁衍很快。尚儒王氏族人十分注重谱牒纂修。因历经战乱,家乘遭劫,仅余断简残篇,若存若亡,难以稽考。尚儒王氏传人王一祥、王一瑞曾“网罗散失,寻释旧闻,手录年表”,务求寻根溯源,理清世系。经过艰辛劳动,终于编成《尚儒王氏宗谱》,然未及刊刻。至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曾任河南郑州牧的尚儒王氏传人王省才筹资将宗谱付梓。嘉庆二十二年(1871),宗谱曾经续修。道光十九年(1839),族人王彩远主持重修《尚儒王氏宗谱》。

这次重修十分严谨,尊重旧谱内容,不敢妄加穿凿。只是续旧谱之无,补旧谱之缺,实者传实,疑者存疑,务求确切可信。咸丰年间曾再次重修,但因太平天国战事而中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曾欲修编三沙合谱,因遇日寇侵华,不得不改而续修《尚儒王氏宗谱》。民国二十八年(1939),尚儒王氏传人王家基等会同东沙王氏代表,在汇集先辈原谱资料的基础上,对东沙及尚儒王氏的发展进行了广泛调查,据以编成《尚儒王氏宗谱》。此谱将王姓之源追溯至后稷,时间跨度达4000多年。谱中还收入了苏轼、欧阳修、岳飞、蔡元定、许衡等名人为三槐王氏撰写的序、跋、铭等和王旦所写的《启后录》,内容极为丰富,这在三槐王氏各类宗谱中是罕见的。

文革期间,多数地方的族谱被作为“四旧”毁掉,尚儒王氏的宗谱却被有识之士苦心珍藏下来。对于后来的三槐文化研究开发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昆山王氏

昆山(今属江苏省)王氏的始迁祖王玄,系王旦三弟王旭的三子。王玄,字吉夫,宋真宗时随伯父王旦到苏州做官,遂落籍昆山世称“昆山王氏”。王玄生子王制,王制生子王申,王申生子王亿。王亿生子王葆,宋宣和六年(1124)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王葆生子王嘉宾,王嘉宾生子王绍科,王绍科生子王尚质。

昆山王氏第十三代传人王逊,明初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王逊之子王复,亦为进士出身,官至南京监察御史。王复生子王敏,王敏生子王银。王银生子王同祖,进士出身。王同祖生子王法,王法生子王炳睿,明万历举人,曾任济南府同知。王同祖曾草创昆山《王氏世谱》,至其孙王在公时才编纂完成。

美国电脑大王王安的祖上就是从昆山迁出的。

镇雄芒部王氏

三槐王氏王祜支系,于原籍的字辈排行是“…德政颜会浦,高风世守妍…”,传说的上源世系是“祜—德裕—政勤—颜俊—绍會—浦霖—高厚—风从—凤洲—世贞—守仁—妍徽—登临、登阶、登仙—…”

本支系始迁祖王登临、王登阶、王登仙三兄弟于明朝万历年间,因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迫于生计之苦,自湖北汉口沙市怡昌跋涉入川来至富顺落业居住,几年后登临公又携家带属进入黔地(其后情况无考),十多年后登阶公又携带家属一起迁居到南溪,继后又再转迁芒部(今镇雄)木纳塆,最后又迁居芒部陇家大地,迄今已传承十七代人。

江左王氏

江左王氏聚居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江宁县禄口镇曹村(原名山阴村),因其位于长江北岸,故有是称。亦有称“秦淮王氏”或“江宁王氏”者。

山阴村地处铜山之东,石山之西,南临溧水河,水泽环绕,风光独特。

据本地族谱记载,秦淮江左王氏的先祖是晋代的王徽之。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官至大司马参军、黄门侍郎。王徽之弟兄看中建康(今南京市)道德乡山阴村山清水秀,与东晋名相谢安一起在此建造别墅。晋元熙元年(419),王徽之 免职后避居于此,此别墅变为住宅。南宋末年,王祜之兄王混的十九代孙王文炳因不畏权贵被罢官后,曾在山阴村居住,并重修王氏宗谱,起建三槐堂,子孙遂在此繁衍,最终形成了江左王氏支系。

会稽王氏

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王氏的始迁祖王然是王旦玄孙,王巩之孙。南宋初年,王然曾提举浙东常平茶盐事,致仕后遂定居于会稽五云乡。明南京兵部尚书王元敬、陕西按察使王元春都是会稽王氏后裔。

小沙庄王氏

小沙庄王氏的聚居地在江苏省江阴市申港镇南庄村一带,该族系三沙王氏之西沙王氏的支派,始迁祖为西沙王氏一世祖王诗(字吾曾)的十六世孙王继。

明永乐年间(十五世纪初),王继从宜兴塔山迁至江阴小沙庄.其子王良、王方再迁至西维常。传至八世,王性侯迁居东维常,九世王心弈迁至小王家村,十一世王舜兆迁至邵家圩,支系渐趋丰广。

明末,小沙庄王氏旧有谱牒毁于战乱。王继的十三世孙王世宗、王世贞于清嘉庆年间初纂宗谱。十四世孙王登存、王守仁续编之,时在清咸丰十年(1860)。80多年后的1948年,王祖尊等再修宗谱。又过了半个世纪,十七世孙王洪勋发起续修宗谱,于1999年春告竣.

阳山王氏

阳山(今属江苏省苏州市)王氏的始迁祖是王伦长子王述。王伦被害于金国后,王述与其堂兄王遵冒险北行,将乃父尸骨自河间(今属河北省)运回,葬于苏州阳山,一家人遂定居于此。

余姚王氏

余姚(今属浙江省)王氏的始迁祖是王旦之弟王旭的玄孙王俣。王俣系北宋进士,曾任明州知州、工部尚书。其家先从开封徙居河南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南宋建炎初随宋室南迁,定居于浙江余姚。

三衢王氏

三衢(今浙江省衢州市)王氏的始迁祖是王素的后代王珉,于南宋初年由河南开封迁居于浙江三衢。

平江王氏

平江(今属湖南省)王氏的始迁祖王孟举系王旭之子王质的后代。王质曾任荆湖北路转运使,家居于平江县南四十里王家坊。王质离任时,携部分家人离去,有一支后裔留居于平江。这支王氏后裔曾一度改姓羊,村名亦改为羊家坊。南宋绍兴年间,王孟举首倡恢复王姓,并被公认为平江王氏的肇基始祖。但所居地仍称羊家坊。

鄞县王氏

鄞县(今属浙江省)王氏始迁祖王仰,系王旦之兄王懿的玄孙,王震次子。王仰官至尚书、金部员外郎。南宋建炎年间随宋室南渡,避居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王仰之子王从居于鄞县桃源乡,另有一支居于该县上王乡。

珩坑王氏

珩坑王氏亦称南靖(今属福建省)王氏。元至正年间,三槐王氏的一支由北方迁居江苏太仓,明末由太仓移居福建龙溪珩坑村,再迁至福建南靖。该支王氏入闽的始迁祖是王宣正。王宣正子王敬峰于明崇祯年间迁居于南靖县山边村,王敬峰之子再迁至广东揭阳之普宁,从而形成了揭阳分支。

泰国河内王氏

泰国河内王氏是珩坑王氏的一个分支。清朝初年,珩坑王氏传人王季义之孙王弘毅从广东揭阳出海赴泰国经商,定居于泰国揭西县河内乡,人称“河内王氏”。河内王氏今已繁衍9代,总人达1.2万多人。1985年后,河内王氏曾组团回国寻根,先后在广东、福建和山西太原找到了先祖迁徙的证据,使中断数百年的宗亲联系终于得到接续。南京、南靖、泰国的王氏后裔至今仍保存着写有“三槐堂.王府”字样的金字灯笼,这是该支王氏属三槐支系的有力物证。

桃源王氏

桃源王氏的聚居地在今江苏省泗阳县。该族宗谱中有“籍隶桃源,宅卜崇河,堂号三槐”之句,故知其为三槐王氏支系。元代,王启后迁居扬州府宝应县。元末明初,为避战乱,其后人王古敦、王连敦、王辉敦率家人迁至桃园,居于崇河乡。桃源王氏曾六次修谱,其中第一次在明正德十三年(1518),由十世孙王曾蘧主修;第二次在清康熙五年(1666),由十五世孙王洁主修;第三次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十八世孙王维屏主修。

盐城王氏

盐城王氏的聚居地在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县。始迁祖王大海,原居于姑苏吴门(今属苏州市沧浪区)。王大海有五子,名字分别为贵一、贵二、贵三、贵四、贵五。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朱元璋命徐达率军攻克姑苏城,居民纷纷外迁。王大海命贵四、贵五留守故居,自己带贵一、贵二、贵三迁往盐城。王贵一居于郭家庄西牌楼,王贵二居于上冈北乡瓦屋庄,王贵三居于楼王庄。其后代不断播迁,居住范围渐广,除盐都县外,宝应、丹阳、仪征等地亦有其传人居住。盐城王氏曾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雍正二年(1724)、民国十九年(1930)多次修谱。

潜山王氏

潜山王氏的聚居地在安徽省潜山县。据清康熙年间所修宗谱记述,该支派系太原王霸之脉,三槐王祐之后。随宋室南迁鄱阳,数传至王省、王源。王源由鄱阳迁潜山。后人王本恕携带宗谱远涉,人和谱籍均不知去向。因而这一支系的具体传承情况已很难理清。

沭阳王氏

沭阳王氏的聚居地在江苏省沭阳县。据该支派宗谱记载,其祖可溯至王祜、王旦,因而向以“三槐堂”为号,以“两晋家声远,三槐世泽长”为宗祠楹联。沭阳王氏本居金陵。明代中叶,王景华自金陵迁至沭阳东乡硕项湖之滨,是为沭阳王氏始迁祖。其兄王景茂仍留居金陵。至清末,沭阳王氏已发展至十余个村落。王景华共生六子,墓丘今尚存焉。六世祖王永治,考授御史职,墓前翁仲、石门仍在。沭阳王氏曾四次修谱,其中第三次修谱是由居于台湾的十四世裔王锡康和十五世裔王世焕协助完成的。

开沙王氏

开沙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安徽省滁州市。开沙王氏系王伦之后。南宋末年,三一公与族属南迁,侨寓淮扬柳巷,形成柳巷王氏分支。元末,伏七公迁至开沙、乃为开沙王氏始迁之祖。开沙王氏宗谱经多次修纂,日臻完善。本世纪之初,族人王珏再修家乘。

冕宁王氏

冕宁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四川省冕宁县石龙乡王二堡。

冕宁王氏的始迁时间是明朝初年,始迁祖名叫王弘道。洪武年间,王弘道在河南祥符县(今属开封市)做官,后奉旨敕赐旗驿将军,随带小军10名至宁。番卫(行政区划为冕宁县)镇守地方,逝世后安葬于大牛晃塘,子孙遂定居于此,繁衍成为三槐王的一个支系。

王弘道之子原名王二,在雅州(今四川省雅安市)应试时署名“王二官”,后任下四所(今石龙到泸沽一带)所官,遂落业于此,地名也因此改称“王二堡”。

冕宁王氏繁衍很快,居住地也迅速扩大。从王弘道至今,已传二十一代。从第九代开始建立统一字辈,其辈序为:

世廷今泽大 元兴国仕开

映登逢维锡 志远永宗槐

大约在清朝中叶,王元麟首建三槐祠,并被公推为祠长,族人给他的赠匾是“功冠槐堂”,三槐祠门匾上书“派衍三槐”四字。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祠堂朽坏,族人王仕汉、王仕赵等人发起,建成一座三开间二层楼房,大门上嵌“三槐祠”三字,二层中堂供奉王氏始祖牌位,其他房间为石龙镇中心小学所用。

曹县王氏

曹县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山东省曹县县城西南五里水涸村。

曹县王氏系三槐之裔,上代传承情况不详。据该地家谱资料记述,本支系的始迁祖为王茂。

王茂,字伯昌,别号东村,元末进士历任台谏、户部尚书、福建行省左丞、光禄大夫,乃明朝功臣刘伯温故交。其父曾携家在曹县为官,父死后王茂便定居于此。其二弟王萱,字仕元,后来流寓江西骛源,成为婺源支系的始迁祖;三弟王华,后来移居浙江会稽,成为会稽支系的始迁祖。王茂死后葬于曹县故里。其子王兰曾任武关巡检,孙王殉官至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宁夏巡抚。

曹县王氏族中,先后出了王茂、王珣、王崇仁、王崇文、王崇献、王崇俭六位进士,其中王殉与其四个儿子被称为“父子五进士”。王崇文、王崇献兄弟二人皆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故曹县王氏宗祠中有这样的楹联:

父子进士常享五桂府

兄弟翰林只有三槐家。

英村王氏

英村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城南大英村。据族谱记载,英村王氏本为明朝初年居于新江旧路山右郡(今属湖北省松滋市)之青箱王氏,嘉靖年间族人王静轩进士及第,初任诸城学政,再迁济州学政,生子王芳,生员。长孙王文成,赐进士出身。传说三王文成外出游览,见一寺封锁甚固。开门察看,见一僧坐化龛中,壁上有诗曰:“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原是闭门人。精灵剥后还归复,始知禅林不坏身。”王文成始悟自身乃王守仁再世,遂建塔葬之。其家居于济州吉市口。王文成之弟王德成迁至巨野县城南三里大英村,由此繁衍至今。族谱中明言,英村王氏乃“三槐世系”。

素后裔所形成的分支

余杭王氏 王素四子王巩之子王奇过继给其大哥王厚。王奇生子王倓,王恢生子王道。王道于南北宋之交徙居余杭(今属浙江省),形成余杭王氏家族。

山阴王氏 王恢次子王随徙居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形成山阴王氏家族。

铅山王氏 王素三子王坚生王祉,王祉生王似,王似迁居铅山(今属浙江省),形成铅山王氏家族。

诸暨王氏 王祉次子王倧生王斌,王斌迁居诸暨(今属浙江省),形成诸暨王氏家族。

肃山王氏 王倧次子王岁迁居肃山(今山东省莱芜市),形成肃山王氏家族。

洞庭王氏 王素四子王巩次子王时生王华,王华生王焞,王焞迁居洞庭(今湖南省岳阳市一带),形成洞庭王氏家族。

萧山王氏 王华次子王性迁居萧山(今属浙江省),形成萧山王氏家族。

金华王氏 王华三子王度迁居金华(今属浙江省),形成金华王氏家族。

湖北王氏 王华三子王志迁居金华(今属浙江省),形成湖北王氏家族。

炮车王氏

炮车王氏的聚居地在今江苏省邳州市。据有关资料记载,炮车王氏是王旦三弟王旭后裔。明洪武三年(1370),该支系从山西洪洞县移至山东南部。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鲁南支系第九代传人三灵率五子南迁,其二子王天宏在邳州炮车定居,遂为炮车王氏始迁祖。

萧县王氏

萧县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安徽省萧县。据该地旧谱记载,元代末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首领韩林儿自称“小明王”,率部在黄河流域*富济贫。居于山东临沂的三槐后裔兄弟八人家境较富,怕被洗劫,遂携家南迁,路过江苏的丰县、沛县时留下三人,其余有的去了河南商丘,有的去了江苏苏州。年龄最小的老八在当时的徐州府萧县定居下来,至今已繁衍七万之众,居住在萧县的160多个村庄。另有甘肃天水、山东成武、河南上蔡三大分支。该支系的明代宗谱毁于明末农民起义,现存最早的族谱纂修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

海曲王氏

海曲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据旧谱记载,大约在宋元之交,有三槐王氏兄弟七人为避战乱逃离中原,奔向海边谋生。在一处山岭上,七兄弟分手时撕破一件棉袄,各执一块,以便日后相认。此山后被称作“七袄岭”。七兄弟之一后来定居江苏东海。明代战乱时,东海王氏又有兄弟五人外迁,其中一支定居于日照东港袁家庄,即为海曲王氏始迁祖。另有两人分别居于圈村和三庄镇龙泉官庄。该分支的祖茔已淹没于日照水库中。海曲王氏曾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咸丰七年(1857)、光绪十七年(1891)先后修谱,但三谱均毁于“文革”,仅宣统元年(1909)及民国三十八年(1949)谱本尚存。

濮阳王氏

濮阳王氏的聚居地在今濮阳市高新区、华龙区、马呼屯,濮阳县拓桑树、文寨、南河沟、掘地,清丰县永固集,内黄县夹河等地,始迁祖为王天佑,目前总人口已达3000多人,明朝初年,王天佑为山西省平阳府(今临汾市)洪洞县大王庄人,岁贡生,洪武十一年(1378)选授直隶省大名府开州(今濮阳)吏目,代掌州印,遂携眷定居于新安里七甲铁邱村(今濮阳市高新区)。后逐渐播迁至邻近各县及河北省的一些地区。

濮阳三槐王氏原有谱牒,但已于明末清初的战乱中失去。清康熙八年(1669)曾再次修谱,乾隆二十九年(1764)王茂林续修族谱,今只有乾隆年间所修谱本存。家祠原名“槐滋堂”,乾隆年间改为“兴槐堂”。濮阳王氏十四世传人王泽葵家中曾供有宋文正公王旦影像一轴,统族尊拜。

清乾隆二十九年,王茂林拟定的濮阳三槐王氏十五至三十四世的行辈排序为:

善身图得力,抚怀多流连。

平心著久计,惟在恪崇先。

黄不城王氏

黄不城王氏聚居地在今江苏省新沂市黄柏城。据族谱记载,该支系属三槐堂宗族,乃宋相王旦所传,原居于山西太原,宋末元初为躲避战乱,迁至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定居,村名“小王庄”。明朝末年,倭寇入侵,清兵南下,族人王天成率家人逃荒至巴山西南七里处安家,以茅草围宅,名曰“黄草城”,继尔改名“黄不城”。后人在村东北植松柏成林,最终定村名为“黄柏城”,相传至今,已有二百余年。

滕州王氏

滕州王氏的聚居地在今山东省滕州市鲍沟镇大李楼村一带,包括古石、康留、东邵桥、石庙、南沙河、级索、大乌等村庄,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峄县及江苏省丰县、沛县的部分地区亦有分布。

据当地族谱记载,该支系的始迁时间在北宋景德元年(1004),当时辽兵南侵,战火燃至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逼近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为避兵乱,王旦之兄王懿的家人东迁至滕地,建房安家。建房取土成坑,方圆数亩,遂呼村名为“王坑”。后王姓人渐趋分散,丘姓户众,便更村名为“丘疃”。明弘治年间,李姓由山西迁此。清代李姓人建楼高大,远近知名,人遂以“大李楼”呼之。村中曾于宋代建三槐堂。元初为避兵燹,一度改为泰山圣母庙。明清复名三槐堂,并曾四次重修,现基本完好。

三槐堂王氏发展到今天,到底有多少支系,现在还没有完整统计。随着更多的三槐王氏成员的家族意识觉醒。我相信,这一天很快会到来。

p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