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6平方千米5公顷等于多少公顷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5:36:28

第五单元 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一定要先把它们化成统一的面积单位再来比较。

3、面积单位定义: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 )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4、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

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 - 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

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求长:长=面积÷宽)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边长:边长=周长÷4)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求长:长=周长÷2-宽)

A、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上面的4个计算公式求周长和面积。

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

(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

B、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C、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

5、(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测量土地时常常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有:

(公顷)、(平方千米)

要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

填土地面积单位时:

A、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

B、(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C、(教室、足球场、篮球场、操场)用平方米作单位;

6、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① 进率100:
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 100 公顷
② 进率10000: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
③ 进率1000000:
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7、注意:

(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的数×它们之间的进率

50平方米=( 5000 )平方分米

50×100

低级单位聚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的数÷它们之间的进率

400000平方米=(40)公顷

400000÷10000

(3)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判断: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第六单元 年、月、日

(一)年、月、日部分

1、重要日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

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

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

10月1日国庆节。

2、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

1.3.5.7.8.10.12 这七个月是31天(大月)

4.6.9.11这四个月是30天(小月)

熟记全年天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11月)30整。

可借助歌谣记忆:

一、三、五、七、八、十、腊(即十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3、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3个月为一季度:

一、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 第四季度(有92天)。

会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 1)天。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5、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答: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注意:题目问的是再过50天,所以这个50天里是不包括今天的

6、24时表示法: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下午3时→3+12=15时;

16时:16-12=下午4时。

7、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8、时间单位进率: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

1日=24小时,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钟,1周=7天

9、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如:小华1994年6月出生,到今年6月(24岁)。小华今年12岁,他是(2008年)出生的。

10、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11、计算周年的方法是:

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年。

如:到2008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 59 )周年,用2008-1949=59周年。

12、计算虚岁的方法是:

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出生的年份得的数再加上1就是虚岁。

如:小明是2003年5月1日出生的,到2015年5月1日,

他13岁,2015-2003+1=13。

计算周岁的方法和计算周年的方法一样,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出生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岁。

如:小明是2003年5月1日出生的,到2015年5月1日,

他12周岁,2015-2003=12。

(二)24时计时法部分

1、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1日=24时 → 24时也叫0时。

«普通计时法 → 24时计时法(+12去掉时间段的词语);

«24时计时法 → 普通计时法(-12加上时间段的词语);

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如凌晨3时、早上8时、上午10时、下午2时、晚上

8时)

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的词语。

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如: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 === 9时或9:00

晚上9时 === 21时或21:00

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16时等于16 - 12 = 下午4时。(必须加前缀)

2、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

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注意:求经过的时间的时候,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如:一辆汽车上午8:20出发,到下午5:50到达终点,一共行使多长时间。

第一步要先进行换算:把下午5:50变成24时计时法的形式5:50+12=17:50,

第二步用17时50分-8时20分=9时30分,就求出了经过的时间。

3、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例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小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

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先换算,155分=2小时35分,再计算19时30分+2小时35分=22时5分。

4、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

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

(30-12+1=19天)

计算经过天数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两头算;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

A、例如: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至8月23日在北京成功举行。奥运会举行了多少天?

6.5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6平方千米5公顷等于多少公顷(13)

根据题意,我们不难判定是“两头都算”的。

列式:23-8+1=16(天)

从表上不难看出:如果从23天里去掉前8天,那么8月8日这一天显然也被去掉了,这样完全不符合题意了。如果我们要把8日这一天也算上,就要加1天。实质上就是去掉7天。

B、例如:水稻:播种日期5月5日,收割日期10月16日,生长期( )天

求水稻的生长期应该是算头不算尾的情况。分段来计算

生长期:5月5日~10月15日。

6.5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6平方千米5公顷等于多少公顷(14)

【先求五月份生长多少天】:

31-5+1=27(天)

【再算出整月的天数】:

30+31+31+30=122(天)

【最后将三部分和起来】:

27+122+15=164(天)

5、制作年历步骤:
第一: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第二: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
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意义: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几百几十几)。小数部分每一位都要读,按读电话号码的方法读,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例如:127.005读作:一百二十七点零零五。

3、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互换。小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不同。

例如:0.5=5/10 0.50=50/100

4、运用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的知识写小数;把7角、7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

5、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

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百分之一,也就是0.01

6.5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6平方千米5公顷等于多少公顷(15)

6、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7、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从左到右一位一位的去比

例如:3.6>2.4; 3.7>3.4 0.6>0.5; 0.42<0.53; 0.76<0.78

8、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如:5.1>5;1.3 > 1等)

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10、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时间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11小数加减法计算。
(尤其注意:12-3.9;9+8.3 等题的计算。)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二)

1、搭配分为:按顺序排列 和 不按顺序组合;

2、最常用的搭配方法是定位法(按顺序排列 和 不按顺序组合 都可以用定位法)

3、按顺序排列用定位法(就是先固定一位或两位,再变换其它位):

例题:一个密码箱的密码由1、2、3三个数字组成,密码有几种搭配方法?

解答:123 132 213 231 312 321

(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做出此题)

4、不按顺序排组合用定位法:

例题:兔、狗、马、猴四只动物,他们每两只动物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几场?

解答:兔狗 兔马 兔猴 狗马 狗猴 马猴 (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做出此题)

5、简单的排列:有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简单的组合:组合问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

组合与排列的区别: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