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有一位大夫滑伯仁,号称“治人疾,不拘于方书,而以意处剂,投无不立效”。某年秋日有孕妇难产,病家求滑出诊,其时恰有梧桐叶落地,滑遂拾起交给病家,令其“用水煎服”。后病家来人报说小儿已产。众人惊问此方出处,滑答曰:“医者意也,何方之有?夫妊已十月未产者,气不足也。桐叶得秋气而坠,用以助之,其气足,宁不产乎?”
这段轶事可谓神奇矣,按一般政治正确的套路来说,必然是“充分说明了祖国医学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我不信,铁血无情又无趣的科学主义者绝对不会采信这种假语村言。之所以想起这事儿来,乃是因为“桐叶得秋气而坠”。今天可算立秋了,而暑热未消,梧桐叶依旧葱茏,并没有“叶落知秋”的肃*气氛。
毛泡桐,学名Paulownia tomentosa ,玄参科泡桐属
古人对于自然的观察远比不上现代人细致精确,所说的“梧桐”大概涵盖好几个种。“桐”字业已成为叶片宽大、木材较软可制琴的一类树木的统称,如泡桐油桐等,甚至梓树、海州常山等也有“臭梧桐”之俗名,盖因其叶形近似梧桐。
但真相只有一个,真正的梧桐也只有一种,即梧桐科梧桐属的科长兼属长梧桐,学名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 Marsili,民间有时也称之为“青桐”。
据考证,《诗经》“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中即指本种,可见梧桐在我国人民的生活中已经至少存在两千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