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电流指的是什么,什么是摆脱电流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8:02:44

双极触电

3) 跨步电压触电

当带电体接地时有电流向大地流散, 在以接地点为圆心, 半径20 m的圆面积内形成分布电位。 人站在接地点周围, 两脚之间(以0.8 m计算)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Uk, 如图1.1-3所示, 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跨步电压触电。高压故障接地处,或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离接地点越近、两脚距离越大,跨步电压值就越大。一般10米以外就没有危险。

摆脱电流指的是什么,什么是摆脱电流(5)

4) 剩余电荷触电

剩余电荷触电是指当人触及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时, 带有电荷的设备对人体放电造成的触电事故。 设备带有剩余电荷, 通常是由于检修人员在检修中摇表测量停电后的并联电容器、电力电缆、 电力变压器及大容量电动机等设备时, 检修前、 后没有对其充分放电所造成的。

3. 防止触电

产生触电事故有以下原因:

(1) 缺乏用电常识, 触及带电的导线。

(2) 没有遵守操作规程, 人体直接与带电体部分接触。

(3) 由于用电设备管理不当, 使绝缘损坏, 发生漏电, 人体碰触漏电设备外壳。

(4) 高压线路落地, 造成跨步电压引起对人体的伤害。

(5) 检修中, 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 接线错误, 造成触电事故。

(6) 其他偶然因素, 如人体受雷击等。

1) 安全制度

(1) 在电气设备的设计、 制造、 安装、 运行、 使用和维护以及专用保护装置的配置等环中, 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法规。

(2) 加强安全教育, 普及安全用电知识。

(3)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如安全操作规程、 电气安装规程、 运行管理规程、 维护检修制度等, 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2) 安全措施

(1) 停电工作中的安全措施。

在线路上作业或检修设备时, 应在停电后进行, 并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

① 切断电源。

② 验电。

③ 装设临时地线。

此外, 对电气设备还应采取下列一些安全措施:

①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要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

② 安装自动断电装置。

③ 尽可能采用安全电压。

④ 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⑤ 采用电气安全用具。

⑥ 设立保护装置。

⑦ 保证人或物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⑧ 定期检查用电设备。

1.2 用电安全技术简介

低压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末端,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建筑的每一角落,平常使用最多的是380/220V的低压配电系统。从安全用电等方面考虑,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IT系统、TT系统、TN系统。TN系统又分为TN—S系统、TN—C系统、TN—C—S系统三种形式。

1)IT系统

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壳直接接地的系统,如图1.3-1所示。IT系统中,连接设备外壳可导电部分和接地体的导线,就是PE线。

摆脱电流指的是什么,什么是摆脱电流(6)

IT接地

2)TT系统

T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外壳也直接接地的系统,如图1.3-2所示。通常将电源中性点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而设备外壳接地叫做保护接地。TT系统中,这两个接地必须是相互独立的。设备接地可以是每一设备都有各自独立的接地装置,也可以若干设备共用一个接地装置,图1.3-2中单相设备和单相插座就是共用接地装置的。

摆脱电流指的是什么,什么是摆脱电流(7)

TT系统接地

3)TN 系统

TN系统即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设备外壳等可导电部分与电源中性点有直接电气连接的系统,它有三种形式,分述如下。

(1)TN—S系统

TN—S系统如图1.3-3所示。图中中性线N与TT系统相同,在电源中性点工作接地,而用电设备外壳等可导电部分通过专门设置的保护线PE连接到电源中性点上。在这种系统中,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分开的。TN—S系统的最大特征是N线与PE线在系统中性点分开后,不能再有任何电气连接。TN—S系统是我国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系统(又称三相五线制)。新楼宇大多采用此系统。

摆脱电流指的是什么,什么是摆脱电流(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