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OLED屏幕的未来,就一定要说说PWM调光的问题。有人说OLED屏幕伤眼。事实上不是这样,这个跟屏幕的问题不大,而是跟PWM调光的频率有关。
PWM调光的方式(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说到底就是种把模拟信号调制成脉波的技术。这种调光方式在显示器(包括手机屏幕中广泛使用),这种方式的本质是通过闪烁来形成“载波”,然后控制“明和灭”的时间比值就能达到控制亮度的效果。PWM调光精度高、不偏色、省电、发热低。
但是问题来了,PWM调光如果频率过低的话,就会产生“频闪效应”,这会对人的视力造成影响。而且亮度越低,PWM频率就越低,对视力伤害就越大。(这里得告诉大家,关灯就真的不要玩手机了)。所以,造成伤眼的问题并不是OLED屏幕,而是调光的方式。
实际上使用PWM低频调光的LCD屏幕一样会对视力造成伤害。甚至采用PWM调光的LED显示器,一样会人眼造成伤害。目前还有很多的笔记本使用PWM低频的调光方式,对办公一族眼睛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
但即使不用PWM低频调光的屏幕,长时间看屏幕或者是不注意用眼卫生的话对眼睛的伤害也非常大,甚至比PWM低频调光更为严重。
在实际生活中,对眼睛造成伤害的来源还是蛮多的,大部分人都无法避免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注意用眼卫生,减少看屏幕的时间,科学用眼才是根本之道。
这没有解决方法吗?并不是。DC(CCR)调光方式或者是高频的PWM调光是能够避免这一种情况的。频率越高,人类眼睛对频率的感知度就越低。
美国能源之星原规定光源闪烁允许的范围是频率不小于120Hz;20Hz-800Hz频率范围内,频闪指数小于0.001与频率之积;频率大于800Hz时,对频闪指数无要求,中国高频护眼灯的标准是频闪速度为30k-50kHz。
为此,我们此前跟三星的工程师谈过这个问题,他们表示AMOED发展研究方向就是在AMOLED上采用DC调光方式或者高频的PWM调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频闪效应”的问题。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