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廉络(富书专栏作者)
在我洗漱的时候,女儿小跑到我身边,对我说:“妈妈,小兔子尿裤子了,我打了它。”
我擦了把脸,俯下身认真看着她,对她说:“小兔子尿裤子了,你可以教它怎么上厕所啊!不要打她!”
她小嘴嘟囔着:“我尿裤子的时候,妈妈打我!”
我听了先是觉得有些好笑,随后意识到这件事情可能远没有我想得那样简单。
于是,我真诚地为我之前打她的行为向她道了歉,又告诉她小兔子很聪明,现在尿裤子只是因为它还小,给它点时间,它会学会上厕所。
回想起来,女儿确实因为尿裤子的事情挨过几次打,尽管每次并不舍得真的下手,虽然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但事实证明,妈妈的“体罚”行为还是给她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在这之前,我只认识到,我的“体罚”无法让一个不到两岁的宝宝保证每一次都尿到马桶里,甚至目的和初衷南辕北辙——她在我的严厉惩戒下尿裤子的次数更加频繁。
后来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措施,反而越来越好。
而今天,女儿对待兔子的态度,才让我对自己这种“粗野”教育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我庆幸我没有在“打骂孩子”这条路上行走太久,但“打骂教育”显然已经在女儿的认知里留下了痕迹。
除了自责,我也惶恐,如果我不能及时收手,后果将是多么不堪设想。
即使孩子会在短时间内屈服于成人,改掉了所谓的“坏习惯”,也不能真正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们由始至终没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甚至会错误地以为,武力镇压就能解决问题。
一个教育学家曾说过:打骂孩子可能会解决眼前的一个小问题,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大隐患,创伤会伴随孩子一生。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能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能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