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主要写了哪三个部分,将相和主要内容100多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11:11:34

将相和主要写了哪三个部分,将相和主要内容100多字(1)

用思维导图学习,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把看似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知识系统化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根据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的力量绝对不是个体力量的简单叠加,而是呈几何级数增长。就好比是捡葡萄,你一粒一粒捡,恐怕最多拿几十粒,但要是把葡萄串成串,拿到的葡萄可能多几十倍。思维导图就是帮你找到正确的路径,走出最短的距离,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

下面分享部编版语文五年级第二单元《将相和》课文分析思维导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将相和主要写了哪三个部分,将相和主要内容100多字(2)

课文分析思维导图

课文分析

课文层次及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

(1--10)

写“完璧归赵”的故事

第二部分

(11—12)

写“渑池之会”的故事

第三部分

(13--15)

写“负荆请罪”的故事

中心思想

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反映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神,同时还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课文探究

一、探究起点,整体感受人物形象

1.这篇文章写了几个小故事?

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

2. 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喜欢蔺相如和廉颇,因为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不计个人得失。廉颇性情耿直、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3.课文是怎样刻画这两个人物的呢?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刻画廉颇和蔺相如的。

课文是通过三个典型故事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从语言和动作等方面刻画人物性格的。

二、品味语言,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完璧归赵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这块壁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绝不失信。不然,您*了我也没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小结

通过语言描写生动刻画了在赵国危难之际,蔺相如挺身而出,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以城换壁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的要回了和氏璧,机智勇敢的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蔺相如说:“请你为赵王击缶”“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大义凛然、不顾个人安危

通过语言描写生动刻画了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置个人生死与不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秦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维护了赵国,而赵王的尊严。

负荆请罪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另一层意思说将相和与不和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影响。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表现的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品质。

廉颇听到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了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

小结

通过语言描写生动刻画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

写作特点

通过使用典型事例,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突出人物性格、表现文章主题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