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上见》(2009)画面。
今天是公历10月25日,农历十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之节“寒衣节”。在各地,人们也称之为“祭祖节”“秋祭”等。在这一天(包括前后几天),人们烧纸祭祀,纪念逝去的亲人,因此之故,这一仪式也叫作“送寒衣”。
除了仪式,语言文字也是怀念的一种方式。生与死,活着与逝去,是一个人在生命中最基本的议题,而长久以来,在书写中,谈生者多,谈死者少。大概也正因为此,当陆晓娅关注老年问题与死亡教育,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影像中的生死学”课程时,能引起学生、读者的极大关注和思考。在新书《旅行中的生死课》中,她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融入到旅行之中,在充满情感的文字里与逝去的人、与生命中的精神世界对话。
下文经出版方授权摘编自《旅行中的生死课》一书。内容为作者陆晓娅在母亲去世后,面朝大海的思考和感念。标题为摘编者所起。
《旅行中的生死课》,陆晓娅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2022年11月。
原文作者|陆晓娅
《寻梦环游记》(Coco,2017)画面。
将妈妈的骨灰与爸爸的骨灰葬在一起后,我决定独自飞往海南。朋友在那里有一间房子,据说离海边只有一公里多。
先生想陪我去,我说不需要,我就想一个人静静地待着。
不,我不是想一个人待着,我想和蔚蓝待在一起,和广阔待在一起,和永恒待在一起,它们三位一体就叫作“海洋”。
我期待得到大海的抱慰,也想把自己复杂的感情交付给海浪的喧哗与*动。在想象中,大海的力与美,是治疗丧失的心灵药物。
在那段几乎不用说话的日子里,大海是我唯一想与之交谈的对象。每天下午与傍晩,我都会到海边徜徉。
但是,有点失望,那片海在海湾的包围之中,因此波涛与潮水已被削去了锋芒,除了有晩霞的日子,海天的色彩也略显平庸。不仅是形态和色彩,就连声音也让我失望。我原本希望听到潮水的多重奏,听到浪花拍打岩石的交响曲,我盼着让海之声充盈我的耳鼓,将我心中的忧伤席卷而去。
唉,于我而言,那片海洋达不到我所需要的精神力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