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茵绿草,羊群漂移。漫漫红骑,驰骋草原。
随着《法务工作室进咱村》、《法治少年说》等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普法节目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倾情上演,“内蒙古法治乌兰牧骑”普法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资料图片)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1957年,一支名为“乌兰牧骑”的红色文化工作队诞生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队员们不仅为偏远地区的农牧民表演文艺节目,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难题。
60多年来,队员们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党的关怀,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而今,内蒙古自治区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队伍,演职人员3000余人,每年演出超过7000场次。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厅长毕力夫为宁城县“法治乌兰牧骑”授旗(阿拉腾苏和 摄)
2017年是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乌兰牧骑队员给**写信,汇报了工作学习情况。**亲自回信,殷切期望“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宁城法治乌兰牧骑队员朗诵原创作品《法在心中》(阿拉腾苏和 摄)
为深入贯彻落实**对乌兰牧骑的回信精神和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的要求,2018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司法厅、文化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打造法治乌兰牧骑普法品牌的通知》,决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探索法治宣传教育的新途径。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率先创建了具有宁城特色的全区首个“法治乌兰牧骑”。5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司法厅、文化厅在赤峰市宁城县中京法治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法治乌兰牧骑”启动仪式,并为当地群众献上一场法治文艺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