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大雁塔和大慈恩寺 图源网络
这天也是鲁迅在西安期间,日记中记载的唯一一次出城参观。
在西安讲学的21天里,鲁迅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城里。当时的南院门和附近区域,是整个西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聚集了大量的古董店、旧书店、餐馆和杂货店。鲁迅的大部分空闲时间,就是拉着几个好朋友去周围的古董店里转,他称之为“阅市”。比如:
十五日昙。晚同张勉之、孙伏园阅市,历三四古董铺。
十六日晴。午后同李济之、蒋廷黻、孙伏园阅市。
十八日昙。午后小雨即霁。同李济之、夏浮筠、孙伏园阅市一周,又往公园饮茗。
十九日晴。午后往南院门阎甘园家看画。
到了7月29日,鲁迅在西北大学的讲学结束之后,依然兴致不减:
二十九日晴。下午同孙伏园游南院门市。
(八月)一日晴。上午同孙伏园阅古物肆。
▲30年代初易俗社的剧场 图源网络
此外,在西安期间,鲁迅曾先后五次去易俗社看戏。7月16日,“晚易俗社邀观剧,演《双锦衣》前本”。17日,不顾白天在荐福寺和大慈恩寺游览的疲劳,“夜观《双锦衣》后本”。18日,“夜往易俗社观演《大孝传》全本。月甚朗”。26日,“晚王捷三邀赴易俗社观演《人月圆》”。到了8月3日,鲁迅离开西安的前一晚,“晚刘省长在易俗社设宴演剧践行”,当时上演的是什么剧目,鲁迅没有交代,但肯定也是秦腔。
▲1920年马平民、刘箴俗、赵振华《双锦衣》剧照 图源网络
这么多次前往易俗社看戏,而且都是在晚上,与易俗社近在咫尺的钟楼,以及不远处的鼓楼,鲁迅大概率是看不清楚的。7月18日晚,鲁迅看完戏后,曾记载“月甚朗”,可见当时的心情是非常舒畅和惬意的,他也很可能抬头凝视过洒满月光的钟楼。在当时的西安城,钟鼓楼是最为高大的地标建筑,鲁迅绝对亲眼见过,但是有没有登上去过,日记中没有记载。
▲民国初期的西安钟楼 图源网络
4
鲁迅的经济压力也不小
鲁迅在西安期间的每一笔收支情况,在日记中都有流水账般的详细记录。
7月28日,他在日记中记载“午后收暑期学校薪水泉百”。
8月3日,在鲁迅离开西安返回北京的前一天,“午后收暑期学校薪水并川资泉二百”。
这里的“泉”就是“钱”的意思。先后两次收到的这300元,是鲁迅在西北大学讲学的全部薪水。从7月21日到29日,在8天的时间里,鲁迅在西北大学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为题,共演讲11次,合计12个小时。此外,结束了在西北大学暑期学校的讲学后,鲁迅还在7月30日“下午往讲武堂讲演约半小时”。这个“讲武堂”是时任陕西省省长的刘镇华亲自开办的,专门培养陆军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