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方公里等于几亩土地,农村一亩地计算公式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13:50:40

天鹅在乌梁素海水面上嬉戏(2020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位于黄河河套灌区的乌梁素海面积293平方公里。上世纪90年代起,湖区污染不断加剧,并暴发大面积黄藻。长期农田过量施肥是主要原因之一。

2018年起,当地通过奖补激励、农技推广等手段,全面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工作,引导农民和企业绿色生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农田是自家的,可环境是大家的。我们要把自己的土地保护好。”刘秀珍的80亩地由玉米改种小麦,用农家肥,人工拔草,不盖地膜。

她家的小麦已申请为无公害产品,售价比普通小麦高,再加上政府补贴,一年下来能增收4万元。

阿拉善盟境内的贺兰山脚下,草木葱郁,偶有几只壮硕的岩羊奔跑而过。当地人说,近期还有珍稀动物雪豹出没。

贺兰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规模开采煤炭,因企业生产方式落后、环保意识不强等,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加上过度伐木和超载放牧,林草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2016年起,阿拉善盟在贺兰山保护区及周边强力开展环境整治行动,3年间拆除57家洗煤厂,永久性封闭历史遗留的67个煤矿井硐,并通过覆土、种草等方式,完成矿区渣台治理1150万平方米。

1平方公里等于几亩土地,农村一亩地计算公式(5)

2022年7月11日拍摄的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日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现在贺兰山生态保护良好,与20年前相比,森林边缘向前推进5米到10米。”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哈拉乌工作站副站长李东说。

数据显示,2021年,内蒙古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提高3.7个百分点;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较2016年提高22.9个百分点。

荒山变“金山” 沙坑变“宝盆”

赤峰马鞍山村,因一座形似马鞍的山而得名。靠近村口的牌坊,整洁平坦的道路两侧是狭长的一片花海。村里砖瓦房错落有致,绿树掩映。一处小山坡上,游客接待中心设施正在建设中。

10多年前,这里可不是现在的样子。由于开垦山林和过度放牧,“山上光秃秃的,一下大雨就发洪水,石头都冲下来了。”原村党总支*张国志说。

“我们定了‘在不影响其他人的情况下,谁栽谁有’的政策,调动大家积极性,鼓励植树造林。”张国志说。

1平方公里等于几亩土地,农村一亩地计算公式(6)

这是2019年7月15日拍摄的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马鞍山村累计退耕还林和绿化3000亩。山绿了,榛子、蘑菇和山杏等山货为村民带来收入。直播卖货的青年杜忠伟说,去年他采野蘑菇就赚了1万元。

山葡萄和旅游成了村主导产业。全村种植山葡萄3500亩,建起两个葡萄酒厂。2017年马鞍山村摘掉贫困村帽子。去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万元。

近几年,马鞍山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全村改造了190户群众的厕所,还设立分类垃圾箱,村民环保意识增强了。

“我们将继续增绿,打造5A级景区。”村党总支*刘叶阳说。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内蒙古农牧区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农旅融合、绿色发展路子。从乌兰浩特市市区驱车10多分钟,便到了高根营子嘎查。经过一片稻田,热闹的水上乐园映入眼帘。大人带着孩子在沙滩上、浅水中玩耍。附近是一列“乡村振兴号”火车餐厅。

嘎查干部介绍,这段地是洮儿河的旧河道,后来变成废沙坑、垃圾场。2019年以来,政府利用帮扶资金等对旧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和治理,建成神骏湾生态体验区,吸纳村民35人就业。运营方每年保底分给村集体45万元,并按收入比例给村集体分红。

“沙滩很适合小朋友玩耍。湖面也非常美。”18岁的邱艺带着妹妹在景区乘坐游船后对记者说。她们和亲戚共12人从市区到这里游玩。

在景区巡逻的高根营子嘎查农民彭殿启,戴着太阳帽,穿着保安服,乐观、干练。他把地转给儿子种,房子出租给一个糕点厂,自己和老伴住在城里小儿子家。

“前些年这里臭烘烘的。谁想到‘破沙坑’现在变成了‘聚宝盆’?”60岁的彭殿启笑着说。他每天骑电动摩托上班,月工资4500元。

“以前穷嗖嗖,吃不上穿不上,现在不能说富得流油,也达到心目中的小康生活了!”他感慨,是党的好政策让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景区建设项目负责人介绍,这里将来还要搞冰雪旅游,打造民宿一条街、露营地等,会吸纳更多村民就业,更好地实现、提升绿水青山的价值。

“还是靠森林吃饭,但方式不同了”

呼伦贝尔广袤的草原上,马牛羊群悠闲地吃草。机器打好的圆柱状草捆,一个个间隔有序地躺在草地上,等待主人运走。这是牧民们为牲畜越冬做的储备,也卖到别处。

1平方公里等于几亩土地,农村一亩地计算公式(7)

2022年7月25日拍摄的呼伦贝尔草原上打好的草捆。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位于呼伦贝尔根河市的大兴安岭林区,彩叶铺展,眼下正是“采秋”时节。松子、蘑菇、松茸等山货,成为当地人增收的来源。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森工公司北岸林场的工人们,忙着在山上刨坑,为明年春季栽树做准备。

“现在生态保护是我们的主业。”58岁的北岸林场工队长周义哲说。过去,他们的主业是木材生产,2015年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伐后,他从砍树转为看树,负责林木防火、抚育、补植补造和管护。

在大兴安岭西南的阿尔山市,周长河老两口2017年告别“板夹泥”房,住进新楼房。整洁的客厅里,墙上挂着“家和万事兴”的牌匾。老伴周秀荣喜欢与姐妹们一起跳广场舞。

周长河今年71岁,是退休林业工人。他曾负责维修运送木材的小火车,至今清晰记得林区实施封山育林时拆除小火车道的场景。

“当时心里不是滋味,担心没有什么活干了。但封山育林是为了子孙后代,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他说,退休后每年到山里采蘑菇,看到树高了、林密了,打心眼里高兴。

干了一辈子林业的老周对保护森林很用心。他去山里的时候,提醒周边人注意防火;看有外来挖野菜的,告诉他们不要把根儿一块薅出来。

如今,旅游已是阿尔山的支柱产业,当地三分之二的人口从事相关服务业。

1平方公里等于几亩土地,农村一亩地计算公式(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