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网讯 近日,一段名为“一线工人安全帽”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大量网民围观,并掀起热议。在视频中,一名工人一手拿着一顶黄色安全帽,另一手拿着一顶红色安全帽,进行撞击,顿时黄色安全帽被敲穿了一个大洞,而红色安全帽却安然无恙。据视频上传者窦师傅称,黄色安全帽只卖几元钱。
对此,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迅速回应:“如果连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么能够实现生产安全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决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安全帽要符合 GB2811-2007《安全帽》要求,安全帽的选用要符合GB/T30041-2013《头部防护安全帽选用规范》要求。”
那么,成都市场有无劣质安全帽销售呢?记者进行了一次暗访。
卖安全帽的店铺
□ 暗访
鱼龙混杂 雾里看花挑花眼
5月初,记者和朋友来到成都金府机电城,这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机电产品销售批发市场。市场内车水马龙,各种商铺鳞次栉比,一些商铺门口摆着不同颜色的安全帽,招揽买主。
记者首先走进一家店招为“顺发劳保”的商铺,称自己是工地上的,想买一些安全帽。商家见顾客上门,十分热情拿起铺子里的安全帽介绍起来:“我们的安全帽品种齐全,各种价位的都有,很多大老板都在我们这进货,保证你满意。”
记者表示要买有合格证的安全帽,商家急了,随手拿起一顶给记者展示,说:“我们的货都有合格证,莫得问题。”果然,记者在这顶安全帽侧部看见了安全帽合格证,上面印有品名、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执行标准,材质:ABS等。
记者佯装打电话请示后,称要先买几顶样品回去,最后由老板定夺。记者挑选了5顶不同价位的安全帽,商家还特意在收据上注明了每种安全帽的品名和批发价格。
随后,记者又来到另一家商铺,这次记者直接购买了两种卖价10元的安全帽共18顶。
出来后,记者又在其他商铺购买了一些安全帽。
不知不觉4个小时过去了,记者却只逛了金府机电城很小的一个角落。据商家介绍,市场里卖安全帽的商家至少有100家。在暗访过程中,还有商家向记者推销卖价4元的塑料安全帽,称量大3.5元也可成交,记者连买样的念想都没有了。
这次暗访,记者共花费294元,共计买回27顶不同价格、不同材质的安全帽。最贵的一顶23元,材质标注为玻璃钢;最便宜的一顶6元,材质标注为ABS。产地多为广东、湖南等地。
那么,这些安全帽都如它的合格证上标注的那样,是合格的吗?记者决定将这些安全帽送检。
安全帽中的合格证书
□ 送检
设备检修 柳暗花明又一村
次日,记者带着这些安全帽驱车来到成都(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准备一鉴真伪。
工作人员得知记者来意后告诉记者,安全帽检测业务,在该院下属的崇州(国家)家具检测中心进行,记者随后与该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安全帽检测设备目前正在校验,关键部件传感器已发往北京,暂时无法对安全帽进行检测。
正在记者一筹莫展之时,一位朋友向记者提供线索,某企业有相应检测设备,不妨请他们帮忙测试一下,看看这些安全帽的质量如何。
随后,记者与某企业负责人通了电话,明白记者意图后,该负责人表示愿意帮忙检测,但再三声明:此次检测,仅供参考,不作检测判定结论。
60公斤的记者用一踩即破
□ 测试
全不达标 记者一踩就破裂
三天后,一组令记者震惊的数据传来:送检的几组安全帽冲击测试数据全部不达标,用他们的内部术语,也就是不合格。
这其中还包括那顶最贵的玻璃钢安全帽。当然,某企业负责人特别强调,检测数据仅供参考。
震惊之余,记者决定亲自测试,将余下的10元一顶的安全帽放在地上,请另一位体重60公斤的本报记者用脚踩踏,只见他用力踩了两下,安全帽应声而裂。
用脚都能踩裂的安全帽,能合格吗?
□代价
劣质安全帽 让生命凋零
2007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曾报道“夺命”劣质头盔事件:当年 4 月,杭州一名建筑工人被顶楼坠落的钢筋砸中,钢筋穿透了安全帽,工人因此丧生。后经调查组认定,这名工人佩戴的安全帽是不合格产品。
针对央视曝光的问题,浙江省质监、工商等部门事后在当地安全帽、头盔生产基地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对生产劣质安全帽、头盔的生产企业集中清查,在查处中发现很多企业使用垃圾回料生产安全帽、头盔。执法部门当即查封了这些企业,并封存了问题产品。
2019年1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安全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本次共抽查了北京、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11个省、直辖市71家企业生产的71批次安全帽产品,有12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 分析
多种因素 致使劣质安全帽横行
经过十多天的暗访调查,记者发现,市场上劣质安全帽之所以泛滥,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这暴露出了相关监管部门的管理漏洞。在日常监管工作中,检查工作的重点多局限于“安全帽是否佩戴”“安全帽佩戴方式是否正确”两方面,并未对安全帽的材质与安全性进行检查,这为劣质安全帽提供了生存空间。
其次,劣质安全帽生产厂家唯利是图,罔顾生命。这些厂家多为“三无”小厂,或假冒伪劣,或以次充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即便被查获,厂房是租的,设备是二手的,违法成本很低。更为严重的是,在低价劣质安全帽的冲击下,个别正规厂家为求生存,也推出了低价的“防护帽”,使安全帽市场更加混乱。
再者,在建设工程领域中,时常出现违法转包与分包现象,也为劣质安全帽泛滥推波助澜,层层逐利之下,投入在项目建设中的资金变得越来越少,许多没有相关资质的包工头、临时施工班组入场,许多小承包商不得不为项目垫资,资金压力大,许多分包劳务或包工头会为省下几十块的差价成本,在劳务用具市场采购廉价劣质的安全帽。
最后,由于基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质检装备配备严重不足,检验检查中常用的抽查工作方式往往给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以可乘之机,加上消费者法律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普遍偏低,劣质产品因为价格低廉而需求巨大等,也是导致劣质品市场存在的诱因。
目前我国的劳动安全保障机制还不健全。现行劳动安全保障机制主要依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某种意义上制度落实就是靠行政执法。各地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人员有限,执法能力有限,几乎不可能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细致到“安全帽”质量的排查,这就导致了事前的监督检查存在很多“走过场、重形式”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生产隐患。
□ 对策
加大对直接责任人处罚
针对劣质安全帽泛滥的现状,有识之士提出了以下建议:
1.加强安全帽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安全帽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从源头上严格生产许可,确保产品质量;在流通环节严打假冒伪劣,净化市场环境。
2.加强安全帽使用环节的监管。应急管理、住建、经信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生产经营应急管理、住建、经信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建筑工地等安全帽使用环节的监管,督促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从业人员购买和正确佩戴使用合格的安全帽,确保劳动者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罔顾劳动者权益(尤其是罔顾劳动者生命安全)的用人单位,要予以严厉处罚。
3.各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劳动者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同时,广大劳动者也需要提高安全意识,拒绝使用劣质的劳动防护用品。
□ 行动
各地开展安全帽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
为切实维护生产一线职工的劳动安全与健康权益,四川省总工会决定从即日起至10月底在全省范围开展劳动防护用品专项监督检查。
据悉,此次专项监督检查以煤矿、非煤矿山、化工、建筑施工、冶金、电力及机械制造加工等安全风险大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为重点。重点检查安全帽、安全带、防护面具、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特种工作服、安全鞋(靴)、安全网(绳)、防噪声危害和防水防寒耳部防护用品,以及煤矿自救器、危化应急防护用品等。
4月26日,北京市住建委网站发布通知,即日起到5月31日,在该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开展安全帽使用情况大检查。按照通知要求,自2019年6月1日起,该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安全帽购买、验收、发放、使用、更换和报废统一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决定立即在全省组织开展安全帽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活动,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从事安全帽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进行彻底排查,做到摸清底数、查明情况、依法查处、消除隐患。(四川工人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