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显示方面,WATCH GT3因为最外圈有刻度计设计,我本以为会直接“覆盖”住黑边,但没想到还留有一圈稍微窄点儿的黑边,这就很离谱。
除此以外,两者在屏幕大小、材质、按键布局上,都是一样的。虽然都配备了旋转表冠,但WATCH GT3的震动力度比WATCH 3重一些,前者要更有“机械感”。
接下来我分两部分来讲,第一部分先来讲下运动健康和身体监测。
如果和我一样,平时做的运动都是比较“大众化”的,比如跑步、游泳、登山这些,那两款手表体验差别并不大,而在WATCH 3最近一次更新中,也添加了跳绳模式。但对于更为“高阶”一些的运动,比如高尔夫啥的,GT3反而没有,这对于一款主打运动的手表,实在是不应该。
如果两款手表只做到运动类型有“些许差别”,这对于以运动为卖点的GT系列就非常难以突出它的价值了。
但随着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其实GT3和WATCH 3最大区别,主要是体现在“运动之后”该怎么办?
很多“智能手表”只能对用户的运动进行监测,这个功能其实并不算“智能”,换成手环同样可以实现此功能。所以在很多用户看来,智能手表和“大号手环”可以直接划等号。
而GT3就很不一样了,首先就是在硬件方面,运动监测相比WATCH 3精度有了明显提升,这源于TruSeen5.0 加成,从WATCH 3的 4PD升级到GT3的8PD、增加菲涅尔膜片,来通过多通道以及让更多光源进入真皮层来增强准确性。而HiFiEncoder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则利用AI学习的降噪算法捕获到多通道最优算法,降低信号损失。
总之,就是利用这些技术来让监测更为精准。
之后就是重点,我之前说过我是准备运动,但对于我这种运动小白来讲,如何循序渐进地锻炼其实并不容易,很多智能手表只是我设定好路线,直接就开始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运动体系。
GT3相比WATCH 3最智能部分就是“动态”调整的智能跑步计划,简单来讲,它是分为两个阶段,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我准备进行一些比较轻量化的锻炼,比如跑步运动,我直接在手机上根据工作生活安排,来选定好时间后,系统就会自动为我定制出这周训练几次,每次如何来跑步等,而且这个时间和训练内容还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每次锻炼监测的数据,进行“动态调整”。另外在监测过程中的间歇训练和运动自动暂停都是GT3才有的,能更为沉浸的进行锻炼,不至于过于关注手表而影响到锻炼。
WATCH 3截止到最新版本,是支持在手机上进行智能跑步计划的,但也只局限于监测,只能按照自己设定或者系统给定的计划来锻炼,无法根据经手表反馈的身体监测数据,来自主调整之后的训练。
这其实是少了一项仅在GT3中才有的功能,叫“跑力评价体系”其中的“跑力”。这是一个结合之前积累下来的心率、配速、跑步距离,来根据当前锻炼成绩综合得出来的一个数据,这个数据非常关键,它是之后调整训练计划中的一个参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