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便门外,前来逛白云观庙会的人们,图源北京白云观。
临近年关,今年是选择就地过年的一年。作为一个外地人,在我眼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北京年俗就是逛庙会。
可谓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在庙会上,老人喜欢双簧、相声、数来宝,小孩儿喜欢糖人、糖葫芦、马蹄糕,大人们则是喜欢爆肚、炸灌肠、糖耳朵……
庙会,庙会,首先要有庙。过去的北京城有“五步一寺十步一庙”之说,寺庙的数量,截止1929年,京城内有文献档案记载或建筑基址的宗教信仰活动场所多达1631所。
值得注意的是,和如今不一样,这些寺庙大都都是有产业的,庙前有空场,庙后有耕地。
每到初一、十五上香的日子,寺庙人群集聚,上完香不免要喝口水,吃口饭,庙前有人又有地方,小商小贩看中这一点,趁此来摆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市场,这便是庙会。
庙会期间,白云观棂星门之前人山人海,图源北京白云观。
随着庙会的规模越来越大,来摆摊的就不只是小摊小贩,那些有店面的大店也会趁庙会的日子去各大寺庙出摊。
慢慢地,一些撂地艺人也来凑热闹,比如中幡、摔跤、杂技、评书……
庙会期间,白云观山门之前人潮汹涌,图源北京白云观。
庙会上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寺庙也要管理,于是很多大的寺庙便开始规定庙会的日子。
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记载:“都门庙市,朔望则东岳庙、北药王庙,逢三则宣武门外之都土地庙,逢四则崇文门外之花市,七、八则西城之大隆善护国寺,九、十则东城之大隆福寺,俱陈设甚夥。”
而后,白塔寺庙会又补上了五、六的空缺,隆福寺除九、十有市之外,又增添了一、二。
就这样,北京的“五大庙市”填满了月份牌,一年365天,天天有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