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朋友识字量少记不住,怎么增加一年级小朋友的识字量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17:29:47

一年级语文教材识字的编排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字少写字的原则。足见,识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多识字也就是要求一年级学生要求认识近800个字,达到近800个的识字量对于许多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反馈中得知,许多学生出现今天学明天忘的识字现象。为此,有位家长也问到: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了 ,课本中好多字不认识不会写,每天都在写都在读,就是记不住,今天学,明天忘,我都无法辅导了,不知道怎么办!

一年级语文学习任务的重点是识字,出现学习识字容易遗忘是正常现象。如何快速地准确地读会会认的生字,成为了困扰老师和家长的难题。只有掌握正确的识字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快速有趣味地读会会认的生字。

一年级小朋友识字量少记不住,怎么增加一年级小朋友的识字量(1)

一、形声字识字法

大多数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形声字“请、晴、情”的区别;再如形声字“肚、腿、腰、”的区别。但由于古今音变或者造字时有些字的声旁不代表这个字的全音(如货、箭),导致有些形声字的声表音不准确,学生如果全凭声旁来认读形声字的话,那就很容易出错,所以教会识字的时候要做一定的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声旁都是表示读音的。

一年年级学生不必过细地对学生进行形声字的分析,一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够长,可以通过换一换、加一加、比一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学习形声字。

换一换。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块、跟”可以换偏旁来识记会认的生字,“快、很”是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认识的生字,可以通过对它进行换偏旁来认识“块、跟”。

加一加。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中的生字“踪、迹、浮、萍、荷、”都是形声字,都是由形旁加声旁组成,教师可以用声旁加形旁的方法识记并帮助理解,这种分析方法既能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又能在看清字形的过程中理解字义。组词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记住字形,其中“踪、迹、浮、萍”可以组成诗中的词语“踪迹、浮萍”,还可以加入生活场景或者有趣的生活图片进行生字的复现和识记。

也可以用熟字 部件的方法:

京:京字头 口 小 安:宝盖头 女 观: 又 见 想:木 日(相) 心

却:去 单耳旁 种:禾木旁 中 样:木字旁 羊 这:文 走之 各:折文 口

做:单人旁 故或单人旁 古 反文旁

一年级小朋友识字量少记不住,怎么增加一年级小朋友的识字量(2)

在进行形声字讲解时可以通过偏旁对字义进行讲解,通过做动作、看图、演一演等方法,体会汉字表义的功能,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偏旁大多数情况下表示这个字的含义。如 “把、拉”等含有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有关。“跪、跑”等含有足字旁的字大多与脚有关。如,“地、场”是提土字旁,与土地有关;“铃、钩”是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热、照”是四点底,与火有关,指温度较高。

二、字族文识字法

字族文识字是融汉字规律于诗文中识字的方法。字族文识字在常见的识字编排系统之外,研究出了一条“因字创文,创文识字”的新路子,在文中识字,识字的过程中读文,读文和识字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以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小青蛙》中的“青”字为例,是一个派生能力强的母体字,加上不同偏旁所派生的子体字如“清、晴、请、睛、情”等,集成字族,根据这一字族编写成的诗文就叫字族文。如下:

小 青 蛙

河 水 清 清 天 气 晴,

小 小 青 蛙 大 眼 睛。

保 护 禾 苗 吃 害 虫,

做 了 不 少 好 事 情。

请 你 爱 护 小 青 蛙,

好 让 禾 苗 不 生 病。

一年级小朋友识字量少记不住,怎么增加一年级小朋友的识字量(3)

上述的诗文中包含了一组以“青”字为“母体字”的形声字:青——清、晴、睛、情、请。教学时可以将这些字进行归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特点:读音是相近的,都带有后鼻音“ing”;字形是相通的,都有“青”字。然后结合琅琅上口儿歌学习,联系生字的偏旁和生活实际,去理解字义,在读中潜移默化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例如:“河水清清天气晴”,“清”的偏旁是三点水,说明它是与 “河水”有关;“眼睛”是目字旁,与象形字“目”有关;“晴”的偏旁是日字旁,说明它是描写天气的。

字族文识字教学法由四川鄢文俊等几位教师和教研员研究编制,这种识字方法利用汉字形成规律来举一反三学习汉字,通过诗文形象简化教学过程和儿童识记过程,从而有效达到扩大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的目的,学生的读写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字族文的产生融合规律识字与阅读教学的完美结合,使汉字构字规律和识字的规律在字族文中充分地连结起来,两个规律在字族文中完美展示出来,为儿童快速有趣地识字提供了契机。如:

一年级小朋友识字量少记不住,怎么增加一年级小朋友的识字量(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