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少叙,直接上干货!
一
爷爷已经96岁了,身体依然健朗,说说他老人家的长寿之道。
1.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生活及其规律。
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打我记事起,爷爷都是晚上七点半到八点左右睡觉,即使除夕之夜,也不会超过八点半。早上四点半到五点起床,无论春夏秋冬,重来不赖床。中午12点左右午睡一会儿,时间不长。
2.一日三餐,营养均衡
不管多忙、不管高兴还是生气、不管是否劳累、不管身体是否舒服……三餐也是到点就吃,一餐不落。
而且不挑食,不忌口,什么都吃,营养均衡。特别爱吃鱼,几十年来,高峰期是天天吃鱼,最多也就隔个三五天。
爱吃糖。这个搞不懂。每天都要含两块冰糖吃,除了偶尔咳嗦停一停。
3.常年劳动和锻炼
76岁之前都坚持种地,后来在大家的强力阻挠下才停止高强度的劳动。
76岁到90岁之间,坚持天天喂猪和负责前后院的两个菜园子。
90岁以后,因为白内障视力下降,只干他认为能*活儿,比如扒苞米、扒黄豆。
早上起床后先去散步,大约两千米,然后回家吃早饭。晚饭后,再去散步,同样路线,从家走到水田地,再返回。
4.知足常乐,量力而行
经历过战争年代,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后来日子越来越好,爷爷非常知足,重来不跟别人攀比,重来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
地种好,菜种好,猪养好,就可以了,不去琢磨别的,不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和烦恼。
经常哼着不知所云的曲儿。太阳好的时候就常常靠着墙根晒太阳。
5.莫憋气
莫憋气,而不是莫生气。
谁也做不到不生气。爷爷是个暴脾气,谁都不惯着,我们家所有人无一幸免,都被大骂过[捂脸],发起火来犹如疾风骤雨,很吓人,但是好的也快,就是说情绪能宣泄出来,而且不再憋气。气大伤身,憋气更伤身。
6.看淡生死,不多虑
爷爷重来不参与闲事,也很少甘于儿孙之事,基本上可以说只做好自己。做事干脆利落,对就对、错就错,过去了就过去了。
他的同龄人一个个先行离去,他也只说一句:都得有这一天。奶奶在93岁去世时,他也是这句话……
只去过一次医院,还是因为煤气中毒,只住了两天院就强行出院了。重来不担心自己的身体,也重来不提自己哪里不舒服,不念过去,不惧将来……
二
再说说姥姥(夫人的姥姥),老人家活到99岁。因为不小心摔断了腿,无法愈合而卧床不能行走,身体血脉不通,否则必过百岁。
她和爷爷有很多类似的长寿秘诀。说的简单一点吧。
生活及其规律、一日三餐重来不落、不生气、不怎么想事。
不一样的地方是:
她耳背但是眼睛还算好,每天坚持看书、看报,时常写字、写信,还写了一本回忆录,老人家一生堪称传奇……
每天梳头三百下,一直没有白头发。
吃的比较少(有她爱吃的大螃蟹、奶油蛋糕除外),一直很瘦,大约只有70多斤。(爷爷也是一直保持不胖)
三
从我身边的长寿老人来看,几点很重要:
一是生活极其规律
二是一日三餐,营养均衡
三是保持身材
四是莫憋气,不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