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取穴方法】在足底,当足掌面第2与第3趾的夹缝之中,(即: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中),与足背胃经内庭穴相对处,俯卧或仰卧、跷足的姿势取之。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趾腱膜。分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总神经。。
【里内庭穴位的作用功效】
1、缓解治疗牙痛、齿龈炎、扁桃体炎、去除口臭等;
2、抑制食欲、缓解治疗泻胃火、胃痉挛、急慢性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胃痛等;
3、缓解治疗小儿惊风、抽搦、癫痫等;
4、缓解治疗食物中毒、三叉神经痛、荨麻疹、五趾疼痛等。
【作用功效】镇惊安神,消食导滞。
15.印堂穴[印堂穴的准确位置]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就像印度妇女点吉祥痣的地方)
印堂穴又名曲眉穴,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取穴时用左手拇,食两指将印堂穴局部皮肤捏起,右手持针快速由上向下(鼻尖)方向平刺0.5寸左右。施捻转提插手法,针感以局部酸胀或向鼻部放散者为佳。可用艾灸、埋针、透刺、三棱针点刺出血等法。本穴有安神定惊、醒脑开窍、宁心益智、疏风止痛、通经活络之功。
印堂穴是人体三大经络的汇集之地。分别是:起于内眼角的足太阳膀胱经;起于鼻旁的足阳明胃经;从印堂正中穿过的任脉。膀胱经主宰人体的阳气,胃经主宰血气,任脉则主宰人一身之阴。印堂汇集了人的阳气、血气、阴气所以它的状况好坏与我们的健康有莫大的关联。
【印堂穴位的作用功效】
1、治疗头痛、头晕、前头痛、目眩、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眼部疾病等
2、治疗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等
3、治疗高血压、失眠、精神乏力等
【作用功效】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16.俞府穴【俞府穴的准确位置图】
【俞府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即:胸正中线(璇玑)旁开2寸凹陷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俞府穴位于上胸部,人体正面中线左右三指宽,锁骨正下方。
【俞府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呕吐、胸痛、不嗜食等。
【作用功效】俞府穴,止咳平喘、和胃降逆。
【临床应用】现代用于治疗胸膜炎,支气管炎,哮喘,呼吸困难。
【穴位配伍】俞府穴配足三里穴、合谷穴缓解治疗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俞府穴配天突穴、肺俞穴、鱼际穴缓解治疗咳嗽、咽痛。气喘风痰:俞府、乳根。
下面带来常用的64个穴位定位口诀肺经定穴位是每一位中医必学的项目,但是人身体穴位众多切复杂,想要准确的找到穴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各个穴位的分布更是让学中医的焦头烂额,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常用穴位定穴的口诀,帮助你准确找到常用穴位!
孔最穴:太渊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少商穴:拇指桡侧,距离指甲角约0.1寸。
合谷穴: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胃经颊车穴:咀嚼时咬肌隆起处,按之凹陷处。
下关:颧弓与下颌角切迹行成的凹陷中。
头维穴:头侧部。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梁门穴:上腹部,肚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天枢穴:腹中部,肚脐旁开2寸。
大巨穴:下腹部,肚脐中下2寸,旁开2寸。
水道穴:下腹部,肚脐中下3寸,旁开2寸。
归来穴:下腹部,肚脐中下4寸,旁开2寸。
梁丘穴: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3寸。
足三里:犊鼻(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1横指。
上巨虚:犊鼻(外膝眼)下6寸,胫骨前缘1横指。
条口穴:犊鼻(外膝眼)下8寸,胫骨前缘1横指。
下巨虚穴:犊鼻(外膝眼)下9寸,胫骨前缘1横指。
丰隆穴:犊鼻(外膝眼)下8寸,胫骨前缘2横指。
解溪穴:足背横纹中央。
内庭穴:足背,2、3足趾间,趾蹼后方赤白肉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