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教 育儿育己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对各种规则的设定往往前后不一致,甚至矛盾,孩子就容易混淆,对行为规则没有清晰的认知,不确定怎样的行为是被允许或者不被允许的。
——《与孩子沟通,为何他总是不听?》
Q
我家孩子今年8岁,有一天他非要在小区门口骑平衡车。小区门口车来人往很不安全,也会干扰他人。我建议孩子到其他地方玩,可是我怎么和他商量他就是不听。最后我把他拉回了家,他拼命挣扎哭闹。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为何我与孩子沟通,他就是不听呢?
专家答疑
沈丽新
苏州工业园区东延路实验学校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著有《让学生看见你的爱》等著作
这位家长您好。从您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两个词:建议、商量。也许问题就出在这两个词语中。我先和您分享一个故事。
一次我在回苏州的动车上,遇到一对四五岁的双胞胎。两个男孩子精力十分旺盛,上车之后就不停打闹、喧哗。我坐在他们后面,只好塞着耳机,把音量调到最大;他们座位边上的男士看起来也很崩溃,眉头紧皱,但又不好说什么。
也许是双胞胎父亲只买了一张票,父亲让两个孩子挤在一张座位上,他自己在过道站着,同时也不断教育双胞胎,有时候板着脸训斥:“你们安静点好不好?”“你们不要闹好不好?”有时候又是各种安抚:“就要见到妈妈了,你们乖一点好不好?表现好了妈妈会给你们买冰激凌。”我听了一路的“好不好”,但这两个孩子对父亲的训斥与安抚毫不在意,直到三四个小时后累得睡着了才消停。
我替这个父亲发愁,不知他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管教是非常无效的。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对各种规则的设定往往前后不一致,甚至矛盾,孩子就容易混淆,对行为规则没有清晰的认知,不确定怎样的行为是被允许或者不被允许的。
我也是在孩子长大后才意识到,孩子小时候闹情绪、不肯合作,往往是我的“好不好”诱发的。我以为自己是在循循善诱,其实是在给孩子不遵从指令的空间。每一声“好不好”就意味着给了孩子选择“不好”的余地。当孩子选择了“不好”的时候,跟父母的不合作就开始了。
父母对于儿童的指令,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原则性的指令”,不可附上“好不好”。比如:“现在已经5点了,你不能玩了,我们得马上回家。”在这样坚定明确的指令下,孩子一般只能合作。即便开始几天不肯合作,只要父母每次都这样和善、坚定地发指令,最后孩子也会渐渐配合。但如果父母说:“宝贝,现在已经5点了,妈妈得回家做饭,我们回家好不好?我们明天再来玩好不好?”这就相当于向孩子传达出: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决定,可以选择不回家。孩子很有可能跟父母讨价还价“再玩一会儿”,或者哭闹、发脾气。
另一种是“非原则性的指令”,可以附上“好不好”。比如带孩子去公园玩,可以征求孩子意见:“我们先去游乐场,然后去划船,好不好?”如果孩子提出不同意见,父母完全可以与孩子商量,或者直接依从孩子。这样的沟通方式体现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也能培养孩子的自我选择意识与能力。
在公共场合不可以大声吵闹,这是孩子必须遵守的规则。火车上那位父亲提出这个规则的时候,是提醒孩子必须遵守,而不是请求孩子配合。所以,他应该完全摒弃“好不好”句式,改成“你们得安静下来”。
当然,这样的规则不应该临时提出、并要求孩子立刻做到。当我们提前知道要去的场景,比如乘火车,应该提前告知孩子规则,不断强化,甚至进行一定的演练,并告知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3-12岁是儿童教养的关键期,父母要重视这个关键期,引导孩子树立规则意识。父母在发出指令时,自己要有清晰的认知,弄清楚什么是原则性的事情,什么是非原则性的事情。要求孩子必须做到的事情,千万不要加上“好不好”。这样,孩子才会渐渐明白:有些事可以商量,而有些事必须遵守,没得商量。
因此,这位家长,您不妨思考:孩子之所以总不配合,是否恰恰在于您太频繁使用“建议”“商量”的沟通方式呢?
纸上 掠影
- END -
莫愁大观园
1 编辑:乔小茶
校对:闫 清
审核:王淑娟
图片来源:123RF图库
莫愁大观园
有温度 有态度 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