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古柏入侵路线图)
此时的清廷采取了什么样的反应呢?
很遗憾,或许是因为新疆地处偏远,又或是东南沿海一带的事务已经让清廷焦头烂额,从阿古柏入侵新疆,再到1867年阿古柏自建“哲德沙尔汗国”,清廷不仅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甚至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那么,新疆是从何时开始受到清廷的重视呢?
答案是伊犁的沦陷。
伊犁地区土壤肥沃,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既是中亚东西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南下喀什噶尔的门户。
无论是阿古柏还是沙皇俄国,都希望能够吞下这块肥肉。
(伊犁战略意义显著)
沙皇俄国在1871年,借口当地存在反叛割据势力,直接出兵武力抢占了伊犁地区,并同时震慑当地的阿古柏政权。
这使得阿古柏不得不对沙皇俄国采取妥协屈服的态度。
次年,沙俄正式承认阿古柏政权,双方签署了通商条例,大肆在新疆地区掠夺资源。
左宗棠收复新疆在中国的历史上,左宗棠仅凭收复新疆一事,就可以拥有一个很高的历史地位。
当清廷面临海防、塞防的争论时,1874年,他力排众议,提出了海塞并重的观点,并主动要求派兵收复新疆,平定当地的叛乱。
左宗棠在1875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
他编组了一支以刘锦棠、金顺以及张曜为主的作战部队,目标直指以阿古柏为首的敌对军队!
(晚清名将刘锦棠)
阿古柏以及沙皇俄国等国外势力控制的范围庞大,再结合当地复杂的地理地形,左宗棠制定出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
伊犁虽然重要,但并不第一时间夺回该地区,而是先从新疆交通要从乌鲁木齐入手。
古牧地之战在1876年8月,正式打响。
刘锦棠部队仅仅通过阵亡百余人的代价,便歼敌数千余人,给阿古柏来了一个下马威。
趁胜追击,刘锦棠主力部队迅速集结,一路向着乌鲁木齐挺进。
阿古柏方守城部队得知清廷来袭,当即决定弃城逃跑,乌鲁木齐之战取得圆满成功。
(入疆清军)
同年8月中旬,金顺部、刘锦棠部以及伊犁将军荣全等部合流,一同对玛纳斯进行总攻,并最终于11月完全攻克。
自此北疆地区除了伊犁全部收复。
但碍于此时已经临近冬天,于是左宗棠便决定稍作休整,等待第二天春天再继续发起进攻。
收复北疆看上去似乎没有太大难度。
这是因为阿古柏等势力主要盘踞在南疆一带,因此此次收复新疆一役。
难点主要在南部地区,这一点无论是左宗棠还是其余众人都心知肚明。
因此,冬季来临时清军虽然原地休整,但以左宗棠等人为首的主要将领,一直在不断研究来年春天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