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为文房用品,起源于唐代。唐以后笔筒逐渐流行起来,笔筒的材质有玉、陶、瓷、竹、木、牙等质地,其中最常见的是瓷质笔筒和竹制笔筒。笔筒除有实用价值外,在书房中是最有装饰性的文房用具。
清代康熙以后笔筒品种繁多,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颜色釉等,装饰纹样有山水、人物、花卉、鸟兽或题写诗词歌赋等。从明清这些笔筒,我们可以发现制作者的匠心所在。
■收藏周刊记者 曾贵真/整理
青花潘斌绘人物纹笔筒
明
器呈直筒形,直口,深腹,平底。通体青花纹饰,绘人物故事图。妇人站于庭院内,眺望远方,一童子乘于龙上,萦绕祥云。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化为龙,童子乘龙寓意科举通过最后一关,高中状元。状元及第图寓状元得中,仕途畅顺。画面旁书有“己卯秋日于如意轩写,潘斌”题记。己卯年为崇祯十二年(1639)。口沿处刻划缠枝栀子花纹一周,胫部刻水波纹一周。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1628—1644)在位其间,正处晚明多事之秋,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处于停废状况,故传世或出土署崇祯年号款的官窑瓷器很少,民窑的制瓷工艺也渐衰落。
瓷质笔筒始见于三国两晋时期,有青釉制品。明代瓷制笔筒流行于明末崇祯时期,多以青花瓷为主。此器胎体洁白致密,青花色泽浓淡,层次分明,人物形神俱佳,栩栩如生。纹饰构图疏密得体,景物错落有致,颇得章法。笔触运用自然灵活,渲染皴擦,宛如一幅感染力极强的中国水墨画,是崇祯时期少见的佳作。有确切纪年,是崇祯瓷器断代研究的标准器。
青花人物纹笔筒
明
器呈筒形,直口,深腹,平底。器身青花绘人物纹并书七言绝句一首,“寒处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终有香花便不同。”此器造型规整,稳重大方,胎体致密洁白,纹饰构图疏密得体,景物错落有致,青花色泽浓淡相宜,层次分明,人物形神俱佳,栩栩如生,为明末崇祯时期青花瓷的代表作。
素三彩海水龙纹笔筒
清
笔筒直壁,矮圈足,内壁无釉,底部无款。胎体厚重,腹部施有三彩釉,由于色彩中不用红色为主色,通称素三彩。外壁刻画双龙戏珠、海水、彩云纹饰,生动绘出两条雄健有力的四爪行龙,昂首,张嘴,头顶白、绿、黄三色彩云,飞跃在波浪涛涛的海水上,作戏珠状,显得气势磅礴,别有情趣。纹饰精美,线条活泼流畅,为康熙素三彩瓷中佳品。这种彩瓷的烧制方法为:先在坯胎上用黑线刻划出云、龙、海水等纹饰,入窑烧成素瓷,然后施以所需釉色,用低温烧成。
釉里三彩山水图笔筒
清 康熙
器呈直筒式,口足相若,底微凹入,玉璧形足。外壁以青花、釉里红、豆青三色绘山水图,远山近水、亭阁屋舍、苍松古柏等。用刻划、加彩等装饰技法描绘,自然逼真,为一幅精妙的山水画。外底脐心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釉里三彩是康熙朝新创烧的高温釉下彩品种,它以青花、釉里红和豆青釉三种釉下彩相结合,也称为釉里三色。它以蓝色、红色来表现主纹、辅纹,豆青色多以表现山石。釉下三种颜色相互映衬,色调雅致和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三种颜色均发色纯正鲜艳,其烧造要比青花或釉里红难度更大,故为名贵的釉下彩瓷品种,康熙釉里三彩器有瓶、花觚、笔筒等。此器造型庄重,纹饰朴素淡雅,清心悦目,立体感强,色彩鲜丽纯正,堪称康窑釉里三彩中的精品。
黑漆描金山水大笔筒
清
这是日本国赠送给清朝的礼物。描金漆在日本称为“商绘”。中国的漆技传到日本后得到发展,某些方面超过了中国。明清时期,大量日本金漆、描金漆等流入中国,这件山水大笔筒是一件日本制作的、十分精美的描金漆器。
玉三星图笔筒
清
碧玉,圆筒状,直口,直腹,平底。底部阴刻“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里壁光素无纹,外壁采用高浮雕技法,多层雕刻,主要纹饰有福、禄、寿三星,辅助纹饰有童子、山石、松树、亭台、祥云、小溪、石桥和瀑布等景物。此笔筒原为清宫旧藏。
笔筒构图精美,人物神情生动,雕刻娴熟,是清代乾隆时期玉笔筒中的佳作。清代玉笔筒图案纹饰多为九老图、三星图、竹溪六逸图、人物故事、狩猎、岁寒三友、樊桐仙侣、云瀑飞棂、春夜宴桃李园等。图案纹饰精美者多为清宫造办处所制,有的还刻乾隆御题诗,雕刻技法多采用高浮雕及重刀雕刻,刀工精细,纹饰图案立体感强,远山近景,层次分明,以人物纹为主体,辅衬以景物。构图唯美,主次鲜明,清新自然,是清代宫廷玉笔筒的雕刻风格。
玉人物纹笔筒
清
白玉,圆筒状,直口,直腹,平底,卷云形足。里壁光素无纹,外壁高浮雕琢刻山石楼阁纹、云纹、人物纹、海水纹、树木花卉纹和双鹿纹等。所刻人物孩童居多,人物形态各异。由一整块新疆和田玉琢成。造型规整,玉质光润洁白,纹饰形象生动,意境深远,雕刻精妙。采用高浮雕技法,远近深浅,层次分明,刀法灵秀,富有诗意,是清笔筒中之佳作。此器原为清宫旧藏,为乾隆时期宫廷用器。
木纹釉粉彩人物纹笔筒
清
器呈筒状,圆口,直壁,平底,外底中心内凹呈玉璧形。外沿、足边和器内施木纹釉,外壁中部白釉地绘粉彩。通景绘山水人物纹,幽静的林荫石旁,长者倚坐于树旁,身着长袍,面带微笑,神态安详,正全神贯注侧耳倾听,旁一书生席地而坐,双手展卷颂读,人物神态逼真传神。描绘出名士不慕仕途,隐逸山林,陶然自得的情景。
仿木釉始烧于清代雍正时期,以赭褐色彩描出木材自然纹理,形象逼真。木纹釉地开光粉彩装饰,烘托主题纹样,新颖别致,粉彩绘制细腻,色彩淡雅柔丽,更增艺术美感。陈浏《陶雅》有“粉彩以雍正朝为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妍夺目,工致殊常”的赞誉。
青花釉里红临
孙过庭书谱笔筒
清
圆唇,直口,玉璧形底。外壁青花临唐孙过庭《书谱》:“趋变适时,行书为要;题勒方畐,真乃居先,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右临孙过庭书。”下钤釉里红“陶成堂”篆书印,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器以青花临孙过庭《书谱》,笔法遒劲,可见其深厚的功底,将中国精湛的制瓷艺术与传统书法相结合,珠联璧合,为稀世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