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俄时代,俄罗斯的农民生活得苦不堪言,但是乌克兰的贵族和农民却生活得相对滋润。在苏联时代,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乌克兰的粮食为全国工业化提供了巨大的粮食保证。但是大量的乌克兰农民失去了土地,他们消极抵抗,造成了30年代的大饥荒。德国入侵苏联时,由于物资不足,大军选择南下乌克兰进行补给和休整,乌克兰人居然夹道欢迎。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乌克兰真可算是一块“宝地”。在交通上,这里是东欧通往地中海的必经之地,也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这里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是欧洲的“粮仓”;这里矿产丰富,是苏联的重工业基地和军事工业中心。如果乌克兰能够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那是有能力成为整个东欧地区的经济中心,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
不过,乌克兰独立之后未能保持这些优势,最终逐渐沦为了欧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如今的乌克兰,人均GDP只有3700美元,是欧洲第二低的国家。很显然,乌克兰并未找到自己发展的道路。乌克兰抱着聚宝盆却成为欧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这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