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乌波尔已经开始重建
相比之下,俄控区由于战后重建,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梅利托波尔——别尔江斯克的高速公路上开始铺设沥青;顿巴斯地区开始重建;克里米亚——赫尔松地区正在增设电网管道;俄罗斯——别尔江斯克开始修建天然气管道等等。
一系列的重建项目,为俄控区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泽连斯基更关心怎么套现对于如何解决民生问题,泽连斯基等人并不关心,他们更关心如何从欧美援助里获得更多的钱。
还有3个月就要进入供暖季,而乌克兰需要采购9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才能确保中部、西部地区的供暖。
于是,乌克兰天然气公司提出需要40亿美元购买天然气。
乌克兰有40亿美元吗?
有。泽连斯基曾表示,乌克兰一个月开销大约是50亿美元,现在乌克兰已经从盟友的援助中勉强凑齐了这笔钱。
所以,乌克兰天然气公司提出了40亿美元的计划。
乌克兰和欧盟之间的关系很有趣
可是就算给乌克兰天然气公司40亿美元,他们去哪里买天然气呢?
欧洲的供货商自然是首选,只不过他们要加价卖给乌克兰,而泽连斯基等人可以从中套现。
也就是说,欧盟支援了乌克兰40亿美元,然后乌克兰拿这笔钱找欧盟买高价的二手天然气,最后乌克兰人不仅要为高价天然气买单,还要为40亿美元的债务买单。
更有趣的是,欧洲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这笔账可以好好算一算。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给乌克兰超便宜的天然气,然后乌克兰可以转手卖给欧洲一部分,还可以每年赚取50亿美元的过路费。
现在乌克兰要花高价从欧洲手里买俄罗斯的天然气,而且还不一定能买到,因为欧洲也不够用。
这就是美国所谓的自由的代价。
白俄罗斯的天然气工人
再看看隔壁的白俄罗斯,他们现在拿到的俄罗斯天然气价格依然是165美元/立方米,连天然气市场价格的零头都不够(1700美元/立方米)。
自由和面包哪个更重要,白俄罗斯还是分得清的。
所以,赫尔松、扎波罗热地区的乌克兰人根本不愿意离开,乌克兰控制的前线地区大约有34万乌克兰人(非俄罗斯族)根本不愿意撤离,而一些已经撤离的,正在考虑返回到俄控区。
小编有话说:面包可以果腹,自由只是扯淡。
普通人连饭都吃不上了,还谈什么民主、自由,对于顶级人才和富豪倒是可以谈一谈。
谈好了,他们改变了历史,谈不好,他们换个地方继续生活。
大部分人终究是普通人,安稳的生活才是每个人想要的。
没有稳定,何谈民主?
这就是乌克兰的现状。
谢谢赏读!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侵权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