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把“姜子牙”形容成“周”的“最肱骨”,以至于,好像,如果没有他及其所代表的元始天尊,周文王姬昌能不能保住老命,都两说着,就更别提后来的辉煌了。
今天的我们,甚至《封神演义》出世当时的我们的先祖,但凡有一点点唯物精神,就该非常清楚,元始天尊这些,只不过是虚幻的臆想产物。所以,其对“姜子牙”的“背书”,也肯定子虚乌有。
“拿掉”元始天尊,让姜子牙或说“吕尚”回归成“人”,他对“周”的贡献,究竟有多大呢?
《史记·周本纪》,讲的是“周”的历史,主角是周王朝历代“天子”及其亲密左右,其中关于吕尚其人的笔墨,真的不多——
“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这是“武王”(姬发,文王姬昌次子,史载的周王朝开国天子)新即时的“提到”。
“师尚父号曰:……”——这是武王即位“九年”第一次起兵讨伐“纣”时候的“提到”;这次军事行动,以中途退回收场。
这一前一后挨得很近的两次“提到”,吕尚的称谓由“太公望”变成了“师尚父”,中间没有任何关于称谓变化的解释。不知道的,都能理解成是两个不同的人。
第三次“提到”,是“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说的是上一次“流产”的军事行动“居二年”之后的决战,即传说中的“武王伐纣”那次战役。字面上看,“师尚父”在其中承担的角色,像极了“征方腊”的“宋先锋”。
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提到”,是划时代的战役胜利以后,胜利者在占领区炫耀胜利、宣示“新秩序”的仪式中——“毛叔郑奉明水,卫康叔封布兹,召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成“牵牲口”的“马弁”了?!不是。是参与了隆重的祭祀。
“毛叔”姓姬名郑,周文王姬昌第12子,武王姬发的同父异母弟,著名的“毛公鼎”的“冠名赞助商”。
“卫康叔”姓姬名封,周文王第9子,武王姬发同胞弟弟,“卫国”的开国之君。
“召公奭”姓姬名奭,周文王第11子,武王姬发同父异母弟,“燕国”的开国之君。
“师尚父”能参加进这样的“小组”,可见是被当成“自家人”了。
一个“两姓旁人”,怎么就成“自家人”了呢?
“太公望”何德何能,武王一即位,就把军事大权交给他(为师)了呢?
“太公望“又是啥意思?“师尚父”又作何解?
这些问号,在《史记·周本纪》里,似乎都找不到答案,至少找不到足够令人信服的答案。倒仿佛看到一番蹊跷:平白无故地,“太公望”在武王新即之际,就拿到了军事大权;然后只是做了个战争动员,还中途流产没开战;再然后正式开战了,打了先锋;于是获得了在重大祭祀活动中跟天子的弟弟们并肩、执掌“牺牲”的重要人物……
不仅如此,还有更蹊跷的——《封神演义》大肆渲染的姜子牙拯救被“纣王”囚禁的姬昌的桥段,《史记 ·周本纪》居然一字不具!
就是说,就便“最后”被当成“一家人”去“牵牲”,在“周”的这桌席上,太公望也好、师尚父也罢,只是一道“小菜”。
那就到他老人家是“最主角”的文献里找找因由。最现成也是最可以对比的,当首推《史记·齐太公世家》——周文王姬昌——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这段记述中的“说”通“悦”,“适”通“事”。白话文大致可以译为:文王姬昌跟吕尚聊得很嗨,说道:姆们的先君“太公”曾经说过,会有个圣人来给咱出力,咱周国就会牛X起来啦。莫非,那个圣人就是您?一定是的!哎呀,您可是姆们家“太公”盼望太久的人儿啊!……嗨到最后,文王姬昌就把吕尚叫成“太公望”了,“太公的希望、盼望、祈望”之意;叫着“太公望”,就把老先生专车带回大本营,尊为军政导师。
“太公”,指的是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姬昌时代“周”的格局的缔造者。
稍有政治意识,就不难从上述看出,“太公望”之称及其由来,对得了这个“号”的吕尚来讲,既是隆重的推崇,也是隐形的压力。
姬昌死了,太公望还活着。甭管有没有把叫做“邑姜”的女儿嫁给姬昌的儿子姬发,也甭管果真嫁了的话,是他主动要嫁还是“武王”姬发主动要娶,反正,武王是把他当自己人了——师尚父——师傅、导师,名字是“尚”,算我的“父”辈。
看见没看见没——压力进一步加大!
反正,老人家,当真是混得不容易!弄不好,还真搭进去了一个女儿。
据传,“事周”时,他已经是个老人了。有人说,这是“大器晚成”;也有人说,他穷尽一生不得志,幸而到晚年遇见了知人善任的文王姬昌,才得以施展抱负。
但无论如何,他都是个“人”,一个很肯努力,到了很大年岁,还在拼命奋斗的“人”。
如果说,有谁给他“背书”,那也不可能是虚无缥缈的“元始天尊”,而应该是知人善任、礼贤下士的姬昌姬发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