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有想到,我的这件被竹子刮了十多个口子的皮衣还能修得这么好,根本看不出来曾经被修过。”2月11日,来自常熟的李先生再次来到五卅路上的“同德箱包厂”。拿到店主肖德林修好的皮衣,他还是有点不敢相信。“曾经问过好几个地方,都说可以修,但会留下‘疤痕’。但肖师傅的手艺真是不一样,绝了!”他感慨地说。
姑苏区双塔街道锦帆路社区居民肖德林的这门手艺,其实是他自创的“天衣无缝”皮衣修补术。凭借这门手艺,已经89岁高龄的他获得了无数顾客的点赞。作为改革开放后苏州市首批辞职“下海”的经营者之一,他早已不为钱而发愁,但他还是丢不下这门手艺,“我自己想做,还让徒弟们多学点,尽量把它传承下去。”
天衣无缝,89岁老人自创皮衣修补术
在缝纫机旁,十几件皮衣皮草高高挂起。肖德林介绍,随着天气变冷,皮衣修补也进入旺季,这些挂着的皮衣都是顾客送来等候修补的。他随手拿起旁边一件黑色的男士皮衣,“这件衣服是前几天一对中年夫妇送来的,价值三千多元,外出游玩时不小心在竹林中被树枝刮坏。送来的时候,胸口、后背、袖子等多处有十几条划痕,我花了三天时间一点一点修复。你看,现在即使在阳光下,也看不到丝毫损坏的痕迹。”他还自豪地指着另一件皮衣说:“还有这件咖色皮衣,原价要六千多元,是正宗的老山羊皮,现在已经很少看到这种皮质了。送来的时候,门襟处的皮质都损坏了,但是材料难得,主人不舍得,委托我一定要替她修好。”
戴上老花镜,从架子上拿下一件旧皮衣仔细地检查上面的裂口,又从工作台的抽屉里拿出一叠皮子,一张张和皮衣上的裂口比对。肖德林说:“要把皮衣修得一丁点也看不出来,非但要注意‘补丁’的颜色、皮质,还要注意上面的纹理。修皮衣不同于衣物织补,更像是书画装裱,操作起来更需要经验和耐心。”凭着几十年的琢磨,他自创的“天衣无缝”皮衣修补术也赢得了一波又一波的好口碑。而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一位金发碧眼的老外经人介绍找来,希望能帮他修补价值十万元的皮衣。因为意外,这件皮衣被扯开了一道将近半尺的大口子。在老外将信将疑的眼神中,肖德林自信地接下了这单。两天后,这位老外再次来到店里,当他看到皮衣的那一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道口子竟像被“擦掉”了,拿到太阳下左看右看也找不到一点修补的痕迹。“老师傅你真神了!” 操着并不流利的汉语,他紧紧握住了肖德林的手。
阴差阳错,本是裁缝却做起了皮匠
肖德林14岁时,从老家泰兴来到苏州阊门附近的专诸巷,拜一个远房亲戚为师学起了裁缝。“学徒的生活非常苦,有时候裁缝铺里的生意好,要做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可以睡觉。”三年后,学成出师的他和两个师兄合伙在阊门下塘街开了一家小小的裁缝铺。后来,他关了裁缝铺,进了位于西中市的红旗服装厂上班,做起了中山装。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又转到了位于察院场的轻工门市部。就像是“赶鸭子上架”似的,他被分入生产车间,负责制作皮包。从此,他这个裁缝阴差阳错般做起了皮匠,而且一直做到现在。
改革开放后,肖德林离开原工作单位,凭借着高超的皮革制作及修补技艺,在五卅路开了家小门面的同德箱包皮革厂,做起了在当时相当时髦的“个体户”。这么多年来,门面地址一直没变过,楼下一层将近30平方米是用来加工和销售皮衣、皮包的工作间,楼上一层则是他们一家人的起居室。“订单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要做100只皮包,白天来不及,就晚上接着干。”他说,由于年事已高,体力也不如从前,主要做些修修补补的活,现在来铺子里找他的基本上是打过很多年交道的老客户或是老客户们介绍过来的。
不缺钱花,更多的是不想让顾客失望
由于长时间坐在缝纫机前,肖德林的身体大不如前。除了腿脚不便,他的心脏和脊柱多年前都动过大手术。“我的家人都劝我不要再做了,但我还是‘手痒’,想要做下去。”肖德林笑着说。
“其实,我并不是缺钱花,而且我现在收的修理费也不算贵。我现在还在做,更多的理由是不想让顾客失望。一件价值数千元的皮衣,一旦破了就不能再穿了,就这样丢了岂不可惜?而我可以让它‘起死回生’,这就是我坚持下去的价值。”肖德林介绍,他始终坚持每天早上八时准时接待顾客,一直忙到晚上八时打烊,逢年过节也不例外。有时候,徒弟们过来看望他,向他请教皮革修复技艺,他也会耐心讲解自己多年来总结的经验。“说实话,我的这个‘天衣无缝’皮衣修补术想学点皮毛不难,但想要学到精髓,还是要经过无数次的苦练。”他说,只要自己还做得动,就会一直做下去,尽力把自己的皮革修补技艺传承下去。(苏报融媒记者 管有明 通讯员 徐丽娇 文/摄)
责编:邓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