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步骤:找到扫描入口
2)预期结果:用户可以顺利找到扫描教辅入口即「扫描仪读卷」
3)实际问题:绝大部分用户可以顺利找到入口;个别用户选择「日常练测」(2/12 都是教研)
- “老师直接点击日常测练,新建练习,找不到教辅入口。(反馈:因为说是作业场景,所以第一反应点击了日常测练)”
- “在大首页认为扫描应该在学情前面,因为是先扫描后看到学情”
4)问题点:用户理解场景需求是要完成一场练习,认为在「日常练测」中可以完成任务
5)影响因素:用户受背景描述影响
6)用户建议:“老师可能存在帮助其他老师扫描,不知道是哪些班级。建议默认发布到全年级,或是扫描后确认一下班级是哪几个”
7)问题类别:易用性问题
8)优先级评估:P1
得出结论:考虑是否要在【新建练习】中增加扫描教辅入口 ,先不加,再看反馈。
2. 可用性量表
使用SUS可用性量表来进行量化,在可用性测试结束后,用户快速完成各个题目,不进行过多思考。
整个问卷共10题,每题5分,奇数为正面描述,偶数为负面描述。填写之前不要进行总结或讨论,应当要求用户快速完成各个题目,不要过多思考,如果用户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完成其中某个题目,就视为用户在该题上选择了中间值。
计算SUS得分的第一步是确定每道题的转化分值,范围在0-4。
对于正面题(奇数题),转化分值是量表原始分减去1(Xi-1),对于反面题(偶数题),转化分值是5减去原始分(5- Xi)。
所有题项的转化分值相加后乘以2.5得到SUS量表的总分。所以SUS分值范围在0-100,以2.5分为增量。
将得到的SUS的原始分数,对应到下图表格,即可得到产品的可用性程度。
经历多次实战经验,对于可用性测试的注意事项总结三个重点:有目的性、可以灵活运用、持续测试。
1. 有目的性
可用性测试可以帮助团队优化体验路径,明确用户使用产品时的体验感受;帮助设计师进行设计验证。
2. 灵活运用
完整的可用性测试从筹备到进行,从任务到结果,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考虑到位,在过程中尽量保证流程规划清晰,文档整理完整,分工明确到位。
一说到这里很多小伙伴就会望而却步,觉得自己公司没有专业用研团队、招募不到测试者、申请不下来被测试者到酬金和礼物……
其实也可以灵活运用可用性测试,在没有条件进行专业可用性测试时,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多次使用简易可用性方法,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可以。只要了解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也可以自行完成简单的可用性测试。
比如这次可用性测试中,就是由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发起配合,一起担任观察员或主持人,在对测试反馈的问题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也是团队通力合作,推进迭代快速进行。
3. 持续性的
可用性测试不是进行一次就结束的一场表演。而是结合产品进展情况,可持续实施的一种有效的快速验证方式。
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简易可用性测试,节约成本,并且面对简陋的原型用户更愿意大胆评论给出结语。
不过简陋的测试原型会使用户没有办法真正完成整个操作,一些设计的细节测试不到,建议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多次简易可用性测试。在新产品上线后或者重要功能上线前进行比较正式的可用性测试,发现细节层面的问题。建议周期性进行可用性测试,取得一些结果后立即应用于产品,隔段时间再次验证,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日常工作会接触大量设计方法论,可用性测试只是其中的一种,只是简单地了解这些方法论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在事情上不断磨练积累经验,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些设计方法的魅力。
并且在工作中也要学会灵活运用理论方法,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长此以往不断实践打磨,形成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 https://mp.weixin.qq.com/s/ZLx4BYsZToWuq49whf2dqA
- 教你如何进行可用性测试
- https://mp.weixin.qq.com/s/65j8kuahKeQg0zfmatvF4A
- https://mp.weixin.qq.com/s/9Saf7NyEODWDw8oArULIpg
- https://mp.weixin.qq.com/s/QMgzae_aAAPNNrGNhsUKsw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9871425
- http://www.woshipm.com/ucd/9748.html
- 深度总结可用性测试(上):远程可用性测试
本文由@郭大毛毛设计笔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