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Pad Pro2018, 我错了。
或者说, 我想多了。
再或者说, 我想少了。
想少了?
这个想少了, 是从硬件、性能、配置方面作为着眼点。
第一代iPad Pro面世到现在第三代, 每一代都搭配了当年当时甚至之后一年的平板电脑的宇宙最强配置,最佳性能表现。 也就是常说的苹果秀肌肉。
Show off~
今年2018秋季面世的这款iPad Pro, 单从跑分来说, 多核跑分成绩已经超过2018款i5的MacBook Pro了。
那很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一个联想:性能这么强悍, 我能不能用它来直接代替手里的电脑呢?
你看, 键盘也有啊, 原厂副厂都有, 平板本身又是表现优异的超大触摸屏,还有一支笔, 组合起来和一台MacBook有什么区别,性能还更强, 还更便携轻巧,*成分还能更重一些。
生产力工具, 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对工具本身的性能都有相应的要求。 也就是说工具本身的硬件性能配置确实是作为一个生产力工具的基础。
比如一个文字编辑工作的用户如果使用的工具连打字都卡那自然是工作效率变差,从而心情变差,进而影响思路扼*创意,一整个恶性循环链, 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升级工具的*。 这样一来工具本身的性能属性就会被无限强化。
但,这是一个有确切使用场景和需求的比方, 现在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基线级别的需求了。
作为当前常规生产力工具首选的笔记本电脑来说, 被要求的赋予的使用场景和要求要多样化的多得多得多。